|
《走近战争中的儿童》教学设计时间:2015-08-21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通过一系列主题学习材料的补充,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仿照文本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报纸、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的、仍然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工作状况。 2、自主阅读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及主题丛书中的《和平颂》、《今天是儿童节》 【教学过程】 一、话说“战争”,感受可怕,引入主题 1、释“战”、“争” 2、说战争。 读着“战争”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鲜血、残酷、屠杀、死亡、悲伤、痛苦、可怕、战栗等) 3、感受战争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饱受摧残的中华大地迎来了60多年的和平,战争于你我来说,似乎只是一个遥远的梦。但我们又怎能忘记他狰狞的面孔。合上眼,让我们穿越时空,亲历战场,再一次看清它的模样。 【炮火耀眼,后来阻断了我们的视线。天空全是铁片的乱哄哄的声音。在我们头顶上的空间里,许许多多巨大的铁块崩裂开来,纷纷跌下。在天空下,象暴雨即来时那样漆黑一片,炮弹向四面八方投射出青灰色的光芒。在那可以看得见的世界里,从这一头到那一头,田野在摇晃,下沉,融解,无限广大的空间跟大海一样在抖动。】 【这是一场悲惨的战斗,连妇女和小孩也卷在里面。呼啸着的炮弹拖着长长的光芒划破黑暗。枪弹从每个黑暗的角落里放射出来。到处都是浓烟和纷乱。不时爆发出一阵喧闹的喊声。大炮的巨响淹没了一切。】 【在那烈日底下,肩并肩,头接脚,躺着好几百个伤兵,有的在路轨旁边,有的在月台上面,有的在列车底下,象沙丁鱼似的无穷无尽地排列 着。其中也有直僵僵躺着不动的,但是多数都在那里拘挛luán,在那里哼得震天响。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苍蝇,在伤兵的脸上爬行着,嗡嗡着。到处都是血。】 4、出示二战资料,引入主题。 70多年前,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全世界,历时6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20多亿人卷入战争,死亡7000多万人。期间,德国法西斯共屠杀约600万犹太人,其中包括150万名儿童,日本法西斯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导致1800万中国人丧生,其中1400万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在法西斯的疯狂屠杀中,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儿童不可计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战争中的儿童,首先来倾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齐读课题。 二、近入“文本”,聚焦难点,体会情感 1、感受世界并不太平 (1)联系上下文理解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2)补充资料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 ‘和平之花’”(乌克兰冲突、叙利亚、巴以冲突……) 2、感受失去父亲的悲痛 联系上下文理解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凝固的血”。 3、感受父子的共同期盼 (1)“我”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联系全文来说说。(是维和部队卓越的军事观察员、精通四国语言、热爱和平) (2)品读“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听到爸爸的呼唤,“我”把巨大的悲痛化成面对全世界的强烈的呼声?那是什么? 板书: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 为什么我单单呼吁——救救孩子? (3)图片展示战争中无辜的孩子。感受战争的残酷。 三、链接丛书,适度拓展,情感延续 1、诵读《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2、抒发对和平的向往,链接《和平颂》 ①师生多形式诵读 ②在这首诗中,我们需要传播的是什么?你发现是什么引发了战争?你认为还有可能是什么引发战争? 仿写:哪里有 ,让我 哪里有 ,让我 哪里有 ,让我 ③再诵读《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最后一节。 ④和雷利一起呼吁: 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⑤出示历代关于战争的诗词,升华情感。 3000多年前,《诗经﹒采薇》中写道:——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000多年前,曹松说到——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清朝陈天植发出这样的感叹—— 疆场百战地,烟火几家残。 1935年,毛泽东写到——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要和平,不要战争,同学们让我们谨记历史千年的回音——止戈为武。 附: 学习单 预学单: 1、搜集描写战争的词语和描写心情悲痛的四字词语。 2、理解句子: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 ‘和平之花’。 (结合句子搜集当前世界发生战争的事例,针对事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3、熟读名著中描写战争的句子,感知战争的残酷。 【炮火耀眼,后来阻断了我们的视线。天空全是铁片的乱哄哄的声音。在我们头顶上的空间里,许许多多巨大的铁块崩裂开来,纷纷跌下。在天空下,象暴雨即来时那样漆黑一片,炮弹向四面八方投射出青灰色的光芒。在那可以看得见的世界里,从这一头到那一头,田野在摇晃,下沉,融解,无限广大的空间跟大海一样在抖动。】 【这是一场悲惨的战斗,连妇女和小孩也卷在里面。呼啸着的炮弹拖着长长的光芒划破黑暗。枪弹从每个黑暗的角落里放射出来。到处都是浓烟和纷乱。不时爆发出一阵喧闹的喊声。大炮的巨响淹没了一切。】 【在那烈日底下,肩并肩,头接脚,躺着好几百个伤兵,有的在路轨旁边,有的在月台上面,有的在列车底下,象沙丁鱼似的无穷无尽地排列 着。其中也有直僵僵躺着不动的,但是多数都在那里拘挛luán,在那里哼得震天响。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苍蝇,在伤兵的脸上爬行着,嗡嗡着。到处都是血,】 共学单: 1、充分预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理解句子: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1)比照自己理解“我”的心情。 (2)联系上下文了解“我”的父亲。 (3)我向全世界呼吁的是什么?为什么单单呼吁的是“救救孩子”。 2、主题丛书链接《和平颂》 和平颂 请将我塑造成和平使者,哪里有伤害,让我传达宽恕;哪里有仇恨,让我播种爱心;哪里有疑惑,让我点亮希望;哪里有绝望,让我带去喜乐;请赏赐我所梦寐以求的,不是被理解,而是去理解;不是被安慰,而是去安慰;不是被爱,而是去爱。因为,只有给予,我们才会获得;去原谅,我们才会被宽恕;死于旧我,才会获得新生。 (1)有感情的朗诵。 (2)仿写:哪里有 ,让我 。 哪里有 ,让我 。 哪里有 ,让我 。 延学单: 了解历史上有关战争题材的古诗词。并熟读。 西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采薇》 唐朝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曹 松 清朝 疆场百战地,烟火几家残。 —— 陈天植 近代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 毛泽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