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物联网在实验室检测管理中的应用浅谈

时间:2014-12-16     【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期刊网   阅读

  摘 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推广已初见成效。目前,我国物联网在家居、交通、医疗、物流、农业、环保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且应用模式正日趋成熟。文章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原理、关键技术及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并结合国内检测机构的现状,探讨物联网技术在实验室检测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实验室;检测管理  

 1 物联网概念、原理及其关键技术

  1.1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已经初步形成,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经过20几年的发展,目前较为公认的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2 物联网原理及其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实现物品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是射频识别。它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不仅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而且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还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无需人工干预。除射频识别技术外,国际电联报告还提出了其他三个关键的应用技术,分别是:传感网络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纳米技术。传感器是用以感知热、力、光、电、声、位移等信号,为网络系统的处理、传输、分析和反馈提供最原始的信息;智能技术是利用在物体中植入智能系统,使物体能主动或被动的实现与用户沟通;而纳米技术则被应用在体积较小的物体之间,使其能进行交互和连接。

 2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目前,国外对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等少数国家,其最初的研发方向主要是条形码、RFID等技术在商业零售、物流领域应用,而随着RFID、传感器技术、近程通信以及计算技术等的发展,近年来其研发、应用开始拓展到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

  2.1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结合了Internet、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它可以将家居中的所有物品连接起来。根据智能家居的需求,物联网的应用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远程电器设备控制。借助红外、zigbee、Internet等技术来控制各种家电、照明等设备,同时可设置上述设备的定时开关事件。

  2)室内环境监控。利用温度、湿度、空气质量传感器来分析相应数据,从而自动完成空调、地暖、窗户、窗帘等的开关。

  3)家居安防。利用传感器、红外、网络等技术实现防火、防盗。

  2.2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目前,智能交通在很多大中城市中都有了应用,主要涉及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电子车牌识别等领域。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是指通过路侧天线和车载电子标签之间的专用短程通讯,在不需要司机停车和收费人员采取任何操作的前提下,自动完成了收费处理的全过程;电子车牌识别则是将运动中的汽车牌照从复杂背景中识别出来,已在停车场管理、高速公路车辆管理等地方得到了广泛应用。

  3 物联网技术在实验室检测管理中的应用

  从物联网这些先进的特性以及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的作用来看,它确实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但目前在实验室检测管理方面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数字质检”、“智慧质检”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运用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来实现检测机构检测业务的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质检人”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