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教师提高网络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时间:2014-12-13 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其飞速发展给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教育的信息网络化已成为各门课程教学的一种趋势,它将像学生随身携带的字典一样成为教师的备课、上课、教研,学生的学习、交流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的重要工具。 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现在的人要掌握知识,不用行万里路了,键盘轻轻一敲,信息高速公路在几秒钟内就把我们带到千里以外,去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互联网里浩如烟海的资料,只要我们利用得当,对我们的学习具有莫大帮助。如:教师讲完《计算机发展历史》这一课以后,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到网上去查找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的资料,然后根据找到的资料和自己对计算机发展现状的感受编成一幅图文并茂的小报,再开一个“发奋学习 攀登科学高峰”的计算机活动课。这样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计算机发展的科学探索精神、紧迫性、我国发展较世界大国较慢的原因,就会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了解,同时学生根据计算机发展的现状会大发感慨,很有教育意义。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课上得好不好、灵不灵活、有没创造性,关键在于备课。但限于时间、资料、信息等多方面的制约,教师往往得不到最新的、广泛的资料,这样备出来的课是枯燥的、不受学生欢迎的,也就不能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更加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互联网络里面丰富、详实、生动的资料,前卫的信息能够教师以极大的启发,备出一节生动活泼、信息超前、学生感兴趣的课来。如:教学《计算机病毒知识》这一课,老师备课时可到网上搜寻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弥补书本的不足,各种相关网站里有计算机病毒发展史的介绍、病毒种类的丰富的图片,很多对杀毒的解决办法,教师通过参考这些资料,结合教材就能备出一节丰富多彩,资料详实、爱国主义感情浓厚的课。 传统的教研一般是一个人关在房间冥思苦想,查查教学参考书,或者是几个同行互相讨论讨论。这样就会受到时间、空间以及资料等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往往会造成闭门造车,观念落后、信息狭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科学的解决。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教师的教育教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网络资源丰富多彩,信息传递速度快,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不受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一个教师遇到了问题,只要在互联网上贴一个贴子,那么其他学校、其他省市、甚至是其他国家的教师都会对这个问题人尽其才,这样往往一个问题就会及时的得到几种甚至几十种思路的答案。这样就将我们的教研室从一个学校、一个镇扩大到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这样对提高老师的教研水平、教研能力、教研思想都有极大的帮助。 家访、信访、电话是一些传统的学校与家庭、社会交流的方式。这些方式都会受到时间、天气、地域、语言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在校在家的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E-mail、聊天室、Oicq等方式,可以使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不受时间、天气、地域、语言等因素的影响,使各方能够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信息,进行齐抓共管,这样能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从而避免不愉快的事发生。 总之,信息化网络化对教育教学的改革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它将影响教研的变革、教学的变革、学生学习的变革。现在的教育要减负,又要有创新,还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单靠传统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快捷、有趣、经济,为教学的改革提供一条创新之路。 作者:桑桂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