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QQ软件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简单运用

时间:2014-12-12     【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期刊网   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课程之一,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课本身既是学习内容,又是学习工具。鉴于信息技术课在小学阶段开设课时较少,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不能较全面实现教学目标的实际,笔者尝试了利用QQ软件,拓展信息技术教与学的时间与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40分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效。

  近年来,随着吉林省“校校通”工程的实施、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颁布,吉林省小学信息技术课已经纳入了学校课程设置序列,实现了城乡普及化、标准化。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由于信息技术课的定位还处于传统思想中的“小科”行列,乡镇的中心校一周开设两节信息技术课,而村小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还无法开设该门课程,即使开设了该课程,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往往只能取决于小学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个人重视程度。

  笔者工作于一所乡镇的中心小学,学校3~6年级每周都开设2节信息技术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笔者尝试使用了腾讯QQ软件。腾讯QQ是一款免费网络聊天工具,由于其强大的交互性、及时性、简易性等特点,可以很容易地将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时空扩展到课外、家庭。

  1 用好QQ,可以有效拓展信息技术的教学时空

  首先,QQ安装容易,操作简单,便于使用和普及。QQ可以让教学者和学习者突破时空的阻隔,随时随地进行授课。QQ群可以建立多达上百人的超大“班级”。通过QQ,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地学习和讨论,做到因材施教,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同时,其视频聊天功能,则相当于面对面讲授,实现及时交流和反馈,互动性极强。另外,譬如传送、共享文件,播放学习软件,网络硬盘存储教学资料等都能轻易做到,共享功能实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网络化,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切实解决了学校信息技术课设置偏少的现实问题,使得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得到了较大的拓展。

  2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实效

  一堂课仅有40分钟,如何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掌握所教知识,熟悉规定的操作,这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巧妙引导、师生互动等固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但是要想使学生能真正掌握所讲知识及操作要领,课后的巩固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一般的学科总会在课堂结束后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去完成。

  鉴于此,教师可能尝试通过QQ的空间功能及共享功能,在每节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当日,将有针对性的任务和要求放到QQ空间,将需要的素材打包后共享,提供给学生下载。同时,还适当布置一些下节课需要提前预习的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后将作品发给老师。学生对此作业一般都比较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教师可以一对一地进行语言指导或远程协助指导;对于学生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可以通过班级QQ群统一提出解决办法。这样,很多课上没有细致讲解的地方或者一些仅仅通过课堂一点时间,学生较难掌握的操作要领,教师可以在课后充分利用QQ软件的互动交流功能补充讲解。实践证明,教师如果及时、持续地通过QQ与学生互动教、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将能得到有效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实效明显提高。

  3 用好QQ,可以实现“寓教于乐”“寓乐于学”

  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催化剂”,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应该是死板的、枯燥的,而应该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通过QQ软件的合理利用,能促进达到这一目标。

  从技术手段看,合理地利用QQ的视频、音频等技术,以及软件自带的有趣的聊天背景,生动可爱的QQ表情,趣味横生的网络图片等,可使得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寓乐于学”。

  另外,从QQ软件对学生产生的远期影响来看,QQ让学生体验到了新技术带来的无限魅力,使他们不仅理解了“学不止于课本”“学海无涯”的字面含义,更促使他们从小就掌握了网络学习这一必备的技能,为以后各门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4 QQ的使用可能带来的偏差及对策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计算机已成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目标,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会打字、会上网。从笔者利用QQ软件实施辅助教学的实践来看,在利用QQ软件实现网络条件下教与学的时候,教师的教育观念亦需要有相应的转变,同时,对学生绝不能放任自流,特别需要加强引导和管理。

  教师的教育观念须转变 在QQ教学中,教师的定位仍然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知识灌输者。利用网络沟通软件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地探索式学习。在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具有终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适应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和变化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信息技术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再者,教育必须改变旧的学科观念,不要人为地在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之间划分界线,要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地与信息技术课程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 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课本知识是最基本的、最可靠、最稳定的知识信息。网络信息仍只是辅助性的,丢掉课本并不能说明具有超现代人的特征和素质。网络知识不能代替学习本身,教师和学生不能一味沉湎于网络浩瀚的信息中而不去认真阅读教材。在合理利用QQ等网络软件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利用好信息技术教材,因为教材本身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具有简洁、科学、精炼的特点。

  加强同学间的协作,互助学习 利用QQ软件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但问题的另一面却是疏离群体意识渐有增强,可能会过度强调自我。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也不适合时代要求。当今社会对合作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会分享与合作”成为现今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应善于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及成果,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学生要守“网法”、树“网德”,用网而不沉湎于网 QQ作为一款聊天工具,本身并非学习工具,只是为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学习平台,QQ软件在有效拓展教学时空,提高学生学习实效的同时,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出现沉湎于网络聊天、交友而耽误学业的情况。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或个人空间、博客等各种场合,引导学生应合理利用包括QQ在内的网络软件,做到让网络为学习所用;向学生介绍国家颁布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协会章程》等法律法规;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通信息平台等,定期向学生家长了解孩子在家使用网络的情况(如每天的上网时长、上网的主要内容等),对于部分有网瘾倾向的学生,应及时给予科学的教育和劝诫,并重点跟进其学习情况。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利用QQ软件在教学上的优点,避免其消极影响,有意识地增强QQ软件在语言交流、话题探讨、合作分享、远程协助等方面的作用,可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 作者:段长有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