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教学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时间:2014-12-12 电子技术作为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经常以其内容抽象、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的特点,被众多教师和学生列为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同时也成为多数的电类专业学生继续学习并深入探究本专业的重要绊脚石。而项目教学法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恰好能解决这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它将课程的主要内容融入典型项目中,让学生以完成项目为目的,通过自己动手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理解课题中的重点和难点,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一、项目教学法的定义及特点 (一) 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这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二)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 项目的主题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 围绕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展开学习,目标明确,富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3. 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决策机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4. 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特点。 5. 项目教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发展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 二、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新知识 教学形式:由以老师的教为主,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 交流方式:由单方面,被动的,转变为师生及小组间的多向交流 参与程度:由学生听从老师的指挥,转变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 三、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一) 项目的设定 项目设定通过一个简单的制作过程,引出并介绍与之相关的知识点,理论联系实践,边动手制作边学习理论知识,二者同时进行,最终达到有理论知识支撑的基础上,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并完成整个项目。这种项目是电子知识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应用,是一种“真刀真枪”的演练,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创造力和各种综合能力的应用。 例如:设置项目《小夜灯制作》,引出二极管、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等知识点,通过制作的过程复习元器件识别、检测,电路的连接等,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了实操的能力,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 项目介绍 教师对各个项目的功能、作用进行介绍、讲解,和项目进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等。学生在开发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难题可由教师指导、辅助解决。 (三) 学生分组 全班同学可以根据个体的情况特点和人数进行分若干小组。并且每小组选择一个小组长,负责和监督项目的进展。每组同学通过讨论研究,共同协作,尽最大能力完成整个项目。 (四) 阶段小结和交流 当一个项目完成后,小组成员进行项目总结和交流,找出在共同完成项目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成员配合是否良好,各成员是否及时完成各自的任务,完成率是否理想,项目产品是否实现相应功能,对于产品还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等。 (五) 成果提交和评价 各小组通过多次对项目的调试成功后,可以提交成果产品。然后进行评价。评价包括成果评价和过程评价。 成果评价——小组内部先对成果进行评价,然后教师进行评价。评价包括焊接工艺、元件安排的合理性、产品功能作用的理想性等。 过程评价——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的过程及成绩进行检查评价与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四、《电子技术》课程使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一) 为《电子技术》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懂技术、会操作,动手能力强已上升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加强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习后能讲、会用、直接上岗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中之重。《电子技术》作为电子专业的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来说,将它更贴近于实用性教学,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是一种必然趋势,那么理论与实际为一体的模块化是《电子技术》发展的目标,而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对模块化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 使学生能尽快达到企业用人标准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不但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发挥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潜能,而且在动手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熟悉了用人单位需要员工完成的任务和标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更贴近于企业的用人标准。 (三) 促进教师队伍中“双师型”建设的发展 作为一个职业院校的教师,不应该只是做一个普通的教育者,还应该是一个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师和技师,既能为学生做好示范,还能手把手地教学生,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应该让学生明白,他不但是学生并且已经是个“工人”了,首先要认真地把教师教的事做好,为了把每一件事做得更好,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能把教师还没有教的事情做好,在动手做之前和动手做的过程中,要多思考,要带着研究的观念去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能成为技术工人,成为高技能的人才,所以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无形中促进了技能教师“双师型”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