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的创新教学时间:2014-12-12 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功能的重要学科,在新课改教学中,我积极学习新课改理论,大胆实践摸着石头过河,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了创新,现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让学生必须认识祖国,热爱祖国,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信心,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曾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历史,历史是指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中外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综合的各种社会现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可谓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所以说,丰富的历史知识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民族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首先情感修养的培养是离不开历史知识的。历史教育更加系统化、经常化,历史一直是作为人们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自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在中国确立以后,历史教育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正如中央领导所指出的:“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普及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可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的树立爱国主义业放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因此,历史教育的作用尤为突出。 其次,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多讲解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以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使他们懂得做人、做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人。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因此更应当重视思想教育工作。而青少年阶段正是世界观的形成时期,相对来说,对于复杂的环境的分析能力还比较弱,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些不良思想就乘机而入,腐蚀青少年学生,只有重视思想教育,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有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从历史知识的特点看,它是连贯的,并且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因而,我们教育者应唯物主义史观对学生进行教育:①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针对目前有些颓废思想对青少年造成的消极的不良影响,我们应当对其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能够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前途是不断前进的,从而坚定其乐观的生活态度。②阶段和阶级斗争的观点。阶级分析的方法是揭开阶级社会历史本质的一把钥匙,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规模之大,次数之多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起着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利用这些向学生进行阶级的阶级斗争的观点教育。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岁月里,通过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和文化活动创造出来的。以此教育学生得懂得尊重普通劳动者和发挥群体作用。 再次,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对学生可采用以下途径进行思想教育: 1.潜今入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是史实的沉淀,每个历史事件都有其具体性、特殊性,但也往往具有现实性,教师要善于寻找共性、把握共性,从现实加以阐述,让学生更自然的走近历史,产生共鸣。用我国古代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在很长时期曾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处在世界前列的史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使他们决心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增加新的光辉史页。如: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作了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推算出圆周率的精确度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奋发向上振兴中华的献身精神。历史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而且还是对学生进行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的好教材,如:教师在讲至岳飞、文天祥等人物时,可以声情并貌,大力歌颂他们的无私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品格;讲到纣王、隋炀帝等暴君时,同样可以对他们进行无情的鞭挞。再者,驱逐倭寇、九战九捷的戚继光;决心严禁鸦片的林则徐;率领舰队顶风冒雨、劈涛斩浪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得台湾的郑成功;杨靖宇、左权……这些英雄人物,无不从心灵上给学生以强烈震颤,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忆往惜今,加强学生对党的情感的教育 在教学中,不断用史实向学生讲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伟大真理,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有建设、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坚定决心。如:在学习《中会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想新中国成立的曲折历史,从封建社会一起到新中国的成立,在这中间发生了多次运动以及变法。如:封建时代的农民运动均分土地的一切理想,到头来不免流于空想,而归于失败;资产阶级维新派幻想中国能像日本等国家,进行变法维新,也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等的活动,同样也是失败;孙中山这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杰出的领袖,从西方搬来的进化论和开赋人权作为自己的理论,领导和开展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失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北代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得,建立了伟大的中会人民共和国。接着又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摆脱了内忧外患,走上了欣欣向荣,独立发展之路,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东方……这充分说明是中国共产党救了中国,使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义,最后总结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紧接着给学生布置一篇目小文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从不同方面论证了这个道理,还表决心捍卫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做为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还具有不稳定性,特别是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为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他们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使他们真正的成为“五爱”、“四有”新人。 因此,历史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未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历史学科是最好的国情教育手段,在历史教育中加强思想教育的力度,使我们的受教育者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为将来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作好准备。 来源:信息教研周刊 作者:夏来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