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4-12-12     【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期刊网   阅读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语文教学方法,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极有价值的课题。充分运用投影、录像、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进行科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对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

  在教学中,有时学生没有兴趣观察事物,仅凭教师的讲解成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很难做到仔细观察或想象事物。这时,如果借助多媒体,就容易得多了。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我运用多媒体,每次在小蝌蚪长出后腿、前腿、尾巴变短时,都带领学生观察:除了语文中讲的小蝌蚪身体的变化,还有哪些地方也和原来不一样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仔细管家的兴趣,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观察到小蝌蚪身体上的细微变化。再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我利用多媒体,使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上游”和“下游”的意思,并从狼说话时的神态、动作中了解到狼是个凶恶、不讲理的坏家伙,对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很大。

  二、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知识

  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讲述下面一段话的同时,在大屏幕上配以画面内容:“松鼠的尾巴像被子,它可以趴在尾巴下面暖暖地睡大觉;啄木鸟把尾巴当凳子,它能稳稳地坐在尾巴上给大树治病;猴子用尾巴卷住树枝,它能把身体吊在半空中荡秋千;小狗见了熟人就摇尾巴,原来呀,它是在给人们打招呼呢!”这样,孩子们在饶有兴趣的视听效果中获得了课本以外的一些知识,并为后面的口语表达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三、运用多媒体,打破思维定式

  新课程越来越重视个性的培养,在教学中我注意运用多媒体培养孩子们的灵活思维。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待学生明白本课寓意后,我话锋一转,说:“其实,乌鸦聪明能干,只要它改正爱听奉承话的缺点,多动脑筋,就一定能够战胜狡猾的狐狸。”接着,让学生分为“乌鸦”和“狐狸”两组,进行故事新编。利用课件,激发“乌鸦”和“狐狸”各想奇招。最后,我们编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通话故事《乌鸦斗狐狸》。

  四、巧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枯燥的讲解或是煽情的演说,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展示多媒体课件则常常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如《特殊的葬礼》,学生们没见过塞特凯达斯瀑布,对此非常陌生。在导入新课时,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神奇的地方,参加一个特殊的活动——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葬礼。”然后播放课件,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美景一下子呈现在学生眼前,参天的古木,错落有致的瀑布,以及形态各异的珍禽异兽,把学生深深的吸引住了。在课件展示的过程中,学生情绪激动,兴趣盎然,心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求知欲大大增强。

  五、巧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课文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课文情境,营造与渲染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感觉和思维,使他们耳濡目染,很快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语言精练,具有极强的震撼力。教师可引领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赏析昔日圆明园中“安澜元”“狮子林”等精美图片,领略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再辅以电影《火烧圆明园》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镜头,通过被 焚前后情景的对比,加深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巧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朗读训练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积累知识。读对领悟文章主旨、增强语感、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引领学生主动进行读的训练。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我把文章内容设计成动画,先生动形象地再现课文内容,然后只出现动画和音乐,让学生给动画的角色配音。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为了给动画中的角色配好音,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认真体会文中角色的思想感情,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表情也非常丰富。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获得提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老师接受,也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作用。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境,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芒,产生了强大的艺术魅力。

  总之,实施语文多媒体教学需要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尤其是中青年语文教师,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不断补充和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还应自觉地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同时,要根据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查阅现代化教学资料,运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绘制投影片等,以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知识是基础,意识是前提,语文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科学施教,让语文电化教学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书目:

  1.《人民教育》

  2.《小学计算机》

  来源:信息教研 作者:曹贵淑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