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浅谈多媒体教育技术下的政治课教学

时间:2014-12-12     【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期刊网   阅读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黑板加粉笔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学环境,从而使教学的组织形式、活动形式、教学的管理方式等受到约束。随着科技和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为中职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活力。下面就我个人近几年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政治课教学所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方法,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 是传统教学的重要特征。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很难达到。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很多老师习惯了“满堂灌”或“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模式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忽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良好个性的培养,抹杀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理念,学生无法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转,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我们提倡和要求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如果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张嘴”来讲课,这样的思想政治课,一点实际效果都没有,更不用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了。

  以上由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引发的弊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职业学校的的人才培养标准来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进入社会,社会效果可想而知。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变革,它为把整个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多媒体教育技术对中职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影响 我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21世纪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以培养知识和技能的职业学校影响更为明显。多媒体技术为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理论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不但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更是对新体制下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它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激发起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把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结合,更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多媒体技术利用多种媒体的介入,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我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学生的感知阶段创设情景,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景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景,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准确理解所学知识。例如,我在讲二年级哲学教材《发挥主观能动性须尊重客观规律》一课时,通过让学生观看“拔苗助长”“东施效颦”的寓言故事导入新课,一下就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在提问时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在观看“大跃进”、“改革开放”,香港、澳门的今昔对比,“神州七号”成功发射和返回等视频和图片,学生很快领悟并接受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了解祖国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发现生活,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个人的想法和认识必须结合社会实践,才能有所作为,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如何在政治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1.利用录音,渲染课堂气氛。中职生的情感特点是热烈、真挚、易感染、易激动,学生的心弦一旦被触动,就会激情满怀,表现出强烈的好恶爱憎,教师可根据政治课的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这一情感特点,采用录音手段,解决一些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例如,在讲授二年级经济政治教材中的《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内容时,大多数学生感觉这些问题离自己的生活太远, 不感兴趣,反映较冷漠,因此,在课前先让学生听歌曲《56个民族56朵花》、韩红的《天路》, 从歌词的描绘以及MTV 中反映出的各民族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建设青藏铁路的艰辛以及该工程对于西藏人民生活的改善所带来的巨大作用,学生再听时反响热烈,激动不已,从而激发起学生重视民族团结的热情。

  2.利用投影,再现情景、加深理解。投影教学形象、直观,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学得快,记得牢。因此,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投影教学,可以起到突破难点、加深理解的作用。例如,在讲授二年级经济部分的《生活消费》中“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教学时,涉及到我国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通过投影图表从“吃穿住用”等方面列出家庭在不同时期(爷爷这一辈、父亲这一辈,自己)的生活状况,让学生结合自己家的情况来完成图表,这就使学生掌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意义。

  3.利用视频影像,声画并茂、突破重点难点。影像中的画面色彩丰富,真实传真,能充分地体现教材所表达的内容,加上其扣人心弦的声响,就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在学习《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这一内容时,除了运用录音播放歌曲,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把全国人民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展示出来,不对政策理论进行简单说教,以鲜活的事实感染学生,以动人的场面触动他们的灵魂,让学生们深刻地体会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只有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使她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综上所述,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政治课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作者:刘录霞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