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4-12-10     作者:刘静【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期刊网   阅读


  摘 要分析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存在的问题,形成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一些基本原则,解决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的一些“瓶颈”问题,藉此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学科课程的深度整合。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历史;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它不仅直观、形象、生动,而且还能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转换,并且信息量大,传递方便。在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使用显得更加相得益彰。探讨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的具体模式,形成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一些基本原则,解决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的一些“瓶颈”问题,藉此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课程的深度整合,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深化课程改革。通过多媒体手段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输送包括有正文、录像、动画、声乐、高质量的图表等综合内容。这就能帮助教师开拓思维,改变传统的角色和方法,强调自己是学习的推动者而不是资料输送中心。教师可利用新科技,设计鼓励学生学习探索的学习任务,自己旁观聆听,争取深入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还能为教师提供测验结果和有关学生成绩倾向性信息,为师生教学作出决策,引导他们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

  在现实中,部分历史老师经验主义、拿来主义严重,缺乏了对课堂的理性思考,表现为过分依赖“拿来的课件”,不再花费心思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有些历史老师认为有了他人的课件,上课就有了法宝,于是就不再课前用心研读文本、仔细揣摩学生学习基础,深思熟虑的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备课环节被严重地忽略了,意味着教师对教学的研究大大减少。没有了精心的备课,先进的教育理论就没有了实践场所,新课程内容也就谈不到落实了,也就难有高效的课堂。没有了精心的备课与课堂中的清醒实践,就没有反思与继续实践的基础,就没有反思性的教学,也将很难形成预期教学效果。同时,经验主义、拿来主义使教学创新减少,完全被他人课件的思路牵着走。当一个历史老师完全被他人的课件思路所牵引,他就逐渐地失去了自己对教学重心把握的意识,既不明确课的教学灵魂在哪,也不知道这样设计的目的和重心。教学创新少了,也就难找到一堂课的亮点了。历史教师没有了研究、没有了创新,盲目地利用他人的课件,最终失去了课堂激情,失去了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对策思考

  1.整合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常规教学,简单设计问题,学生直接寻找“标准答案”,无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也无法对学生历史思维进行有效锻炼。利用多媒体教学整合教材,优化设计,对教材原有的叙述模式和例证资料进行调整和重构,串讲教学内容,进而将本课分成活动板块,通过材料的呈现与解读,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走进历史立体图像,感受可歌可泣的历史。在民主和开放的氛围中让学生理解、感悟历史的重要地位。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灵活处理和重整,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参与发现、获取知识的探索,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建构。

  2.创设历史情境,引导情感体验

  历史是人类过去活动的“遗存”,历史课堂利用“遗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有益于情感体验和正确态度的形成。历史教师通过积极创设合情合理、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情感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进入情感体验。通过图片、文献、口述、实物等的呈现和解读,创设了接近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真实的感受和理解,并在内心深处形成感应和共鸣,达成了初步的情感体验。

  (三)根据需要,对“拿来”进行改进

  网络时代,他人的课件,我可以拥有,但要根据我的需要进行取舍,只要有养料,都可以取之滋润自身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拿来”的同时,要重视改进。一是取其中的史官和最新成果。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史学范式、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史范式等,都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整个历史进程的认识。多元并存,彼此宽容,既是学术发展之路,也是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如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孙中山”,非常形象,也易于学生掌握。二是获取其中的资料而为我所用。在课堂教学中,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言,情境体验是十分有效的。历史材料是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形成历史情境的主要“中介”,离开了历史材料,历史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对“拿来”的课件中的有价值的图片、史视频和音乐,要注重收集和运用。如在教学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中,介绍知识点人民公社时,《我爱你嘉兴》中有如下一段材料让人眼前一亮,“拿来”而适当用之,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是一个持久的值得每个历史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找寻理论和实践的切合点,为历史教学激发新的生机,为多媒体技术拓展更新领域的突破,从而更好的实现新课改理念,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人文素质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有利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探究并揭示历史教学的多样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使历史教师完成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有利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引入历史图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利用多媒体声像结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加强情意,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吴疆主编.现代教育技术与综合学科课程整合方法与实践[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贺勇年:高中历史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5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