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语文教学应走向实用和开放时间:2008-07-09 高职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好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实现文化传承、知识传播的功能,同时又要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增强高职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提高目前高职语文教育的质量需要从开放教材和改革教法两方面入手。 开放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个重要依据。以往高职语文教材基本上是采用《大学语文》,把“经典”作为重要的选择标准。高职语文教材必须既考虑它的学习对象———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特征:文化基础知识不及普通大学生牢固、兴趣爱好广泛、热衷时代热点、关注网络信息、关心职业前景等,同时又要考虑到它是一门面向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公共课这个“公共”的特点,在选编内容上要具有相当的宽泛性、开放性,充分照顾到教与学两方面的实际需要并具有选择性。 在思想教育、能力培养方面,高职语文教材在选编上要尽可能做到: 1、精选思想内容高尚,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作品,并通过这些作品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顽强意志。 2、选编名人传记,从内容上使学生明白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从文体上让学生会写作自传、个人履历等。如《张中丞传后序》,教育学生从其不顾私利、为国让贤的行为中懂得识大体、顾大局,要有合作观念和集体意识等等。 3、选取带有争议的作家作品,引导学生讨论、评议,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让学生以求新求异的思维方式去深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如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是“讽喻说”、“爱情说”还是“双重主题说”? 在结合专业、顺应工作需要方面,注重高职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培养。目前,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不仅是一个有没有学问的标尺,而且还成了竞争、谋生的一种基本手段。大学生求职应聘要面试,参与社会实践需写社会调查报告,毕业时需写毕业论文等等,因此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往往对求职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职语文教学要以实用为先导,这就需要从改变教材体例入手,构建结合专业、顺应工作需要的全新模式,结合专业要求从听、说、读、写四方面用力,做到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的语文能力训练和阅读、思考的语文知识训练几方面兼顾。 改革教法 高职语文教师平时应加强学习,将“以人为本”这种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1、多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如今高职语文课的教学时间较少,不可能像中学语文教学那样逐篇讲解,而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以点带面地教学是较为可取的。把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专题,紧密围绕一个中心观念或学生的切身实际,以文学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为底衬,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的讲解,这样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增加讨论研究课。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就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研究性课题。例如:针对袁宏道的《徐文长传》,请学生就“人才及人才的使用”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了解封建社会的教育。课堂上教师着重置疑,引导学生去读、议;平时教师要特别关注热点文化现象,并及时使之介入课堂。讨论时可采用分组式、辩论式、设置情景式等,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今天的高职教育需要突出职业特色———实用性的特征,因而高职语文教学只有走向开放、实用,才能获得存在、发展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