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语文早读的重要性时间:2017-01-11 小学语文教学中,早读课可以起到规范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作用,更有助于学生对汉语语感的把握,以及提高学生记忆力的作用。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用足用好早读,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根据自己的实践,我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早读任务 我校教师早上到校早,加上早读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对语文来说这是好事,但要有效利用这黄金时间,那就要合理安排。前一天下午放学前可以布置第二天的任务,班干部、小组长发挥作用。也可早读前,为学生设置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提高其早读效率。确立每节早读课的目标,根据学生能力的大小来设立不同的目标。那么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务,教师应该心中有数。且任务要适中,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 二、指导早读的方法 1、指导学生有目的的读。有目的的读才是真读书,首先补充阅读材料,扩大阅读范围。毕业班任务重,因要系统复习除课本内容外,早读还要背大量的唐诗、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等内容。让学生在早读中通过朗读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朗读感受作家作品的异同。也为升学考试打好基础。 2、指导形式多样的读。如果早读形式枯燥,无疑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根据读书内容的不同,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1)教师范读。教师的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朗读语气,创设朗读气氛,让学生体验到朗读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很多文学作品,让学生自己读,他们未必能抓得准语调、重音,自然也读不透感情。而教师范读或者听录音,学生通过模仿,再自己读,基本可以掌握朗读文章的语气,节奏,对思想感情有了很好的感悟。 (2)配合动作读。很多课文很精彩,很优美,如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给文章配上合适的动作,边做边读,读书效果就更好。而且学生在指手画脚中也加强了记忆,提高了背诵速度,这个方法可以经常用。百试不厌。 (3)自由朗读。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去读,时间不长,学生会产生枯燥感和疲劳感,甚至逆反心理。所以让学生采取自由读、理解的读、小组读、个别读、指名读、男女声读等形式反复读,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学生读书兴趣也浓。 (4)齐读。齐读在早读课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3、指导理解性的背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就是反复读,学生多读成诵,熟记于心,自然会内化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性营养。为了调动学生的背诵积极性,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背诵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读书,背诵。(1)限时背诵,老师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看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先背诵。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大家都想争第一,读书的气氛就起来了,读书就是有趣的事情了。(2)小组比赛,团结就是力量,看哪一个小组互相帮助,最先集体背过,设立小组奖。(3)男女pk,进行男女pk赛,设立“好记星”奖项,比比男女生的记忆能力,通过比赛鼓励背诵。 三、 建立自信、推动读书动力 早读课不像上正课那样规矩严格,师生之间为交流也不拘形式,这样有助于密切师生感情。而这时情感的产生往往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我们班李畅同学,平时上课从不发言,更别说读课文,于是我充分利用早读来锻炼他的朗读能力,并用激励的话语给以自信,使他不再畏惧朗读,能主动地想读,相信不远的将来他会爱读书。 四、加强早读的督促检查 小学生的自觉性不够强,要培养学生长期保持自觉早读习惯,早读的组织方法上鼓励学生在教师宏观督导、监控下,自己组织主持;在早读前的策划、早读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班级互动。比赛、竞争、测验、学生互评、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奖励机制为立足点,根据学生意愿设立活泼新颖的奖项,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成功感,激发学生兴趣。 总之,语文早读时间很短,很容易被忽视,但是作为一天学习之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环节,如能从一开始就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目的,并持之以恒,加以学生的有效配合,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