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论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时间:2016-12-18     作者: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初级中学 杜 斐【转载】   阅读

合作意味着双方或多方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一点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活动中亦有所体现。按照台湾学者林生傅的概括,合作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使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成败关系团体的荣辱”。不难看出,相比与传统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无论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之间建立了都共同目标、采取联合行动、进行充分互动,这均可以看做合作学习的特点。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当“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综合合作学习与英语学科的特点不难发现,两者的充分结合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大有裨益。其一,英语是一门实践课程,合作学习以明确的目标将实践的内容具体化,有助于有效地开展语言训练。其二,英语合作学习有助于更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三,合作学习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与交往的能力。

尽管合作学习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不过如果没有充分领会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则会陷入误区,不仅无法改进教学效果,还可能对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均造成消极影响。一是重“小组”,轻“目标”。教师很容易将合作学习简单地理解为划分小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于是划分小组便认为大功告成。很多时候,缺乏有效的目标设置,学生往往更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更大程度地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完成学习。二是重“学生”,轻“老师”。教师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式,高高在上、袖手旁观,不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不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指导,从而失去了对合作学习及时监控与实时评估的机会。三是重“主角”,轻“配角”。如果缺乏合理的分组标准和活动规则,学生们的合作学习往往成为尖子生的个人舞台,更多的成员无法充分体现其价值,从而失去共同学习的乐趣,在小组中“随大流”,迷失自我。

为了避免陷入上述误区,在推进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首先,坚持合作学习中的目标导向。这里的目标是教学目标和合作目标的统一。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前,教师应当充分地理解和深入地领会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设置合作学习中小组的整体目标和成员的个体目标。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为不同的情景,易于学生模拟操作,使学生的小组讨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且要求小组的每位成员均要有所表现,于是目标引导着学生们愉快地进行模拟训练,并将小组的情景模拟成果展现出来,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完成。

其次,坚持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引导。采取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袖手旁观,合作学习的时间绝非教师的“休息”时间。相反,教师应当深入到到学生中去,实时倾听小组讨论,适时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在教学内容的引导之外,教师亦应重视对合作学习形式本身的引导。在此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认同合作的价值,也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合作的技能(例如引导学生言语和合理的肢体语言并举),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合作的群体关系。总之,对教师而言,在合作学习中他不仅仅是参与者,更是引导者。

再次,坚持合作学习中的共同参与。要尽量避免师生一对一的活动,即教师发问——学生回答的的所谓‘启发式’教学,而要把教学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来进行,让学生去自主探索,让学生去合作讨论,让学生去体验交流。一方面教师应当让每一个成员在其中均能参与合作、讨论、训练、体验,做到有所进步、有所收获。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循序渐进地提高合作的要求。由于学生们的英语基本素质存在差异,因此合作学习的目标应当做到照顾大多数同学的能力水平,开始的时候可以进行低层次的合作学习活动,如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随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步加大情景模拟、主题活动等方面的要求。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获得完成目标的成就感,因此也容易提升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