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时间:2016-12-16 ——以武都深圳中学为例 一、选题意义及价值 本课题的实施,以教育水平相对滞后的城乡结合学校武都区深圳中学为研究对象,使校本课程这一理念深入到每个初中学校,每个教师,促进武都区初级中学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而推动校本课程在偏远初级中学的开发,分析校本课程开发认识误区,提升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全区初中教育的发展;本课题的实施,会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初级中学有一个良好的导向,有助于解决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为在武都区初中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借鉴。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点 1. 研究目标 (1)探索并揭示武都区深圳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进展及现状,构建初级中学校本开发的基本理论框架。 (2)总结武都区深圳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实践与科研水平。 (3)梳理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误区,更新教师观念,转化角色,积极参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2. 研究的主要内容设计 (一)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初中教师课程意识和校本课程开发综合知识和能力缺乏。A、课程管理体制问题;B、初中教师师资水平问题;C、课程开发专业知识问题。 问题二:初级中学学校经费不足,教育资源缺乏。 问题三:学校民主、开放的管理制度缺乏。A、校长、教师、家长、社区等共同参与问题;B、学校管理模式问题。C、作为管理者所需具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问题。 问题四:家长参与课程决策意识和素养缺乏。A、课程开发的社会环境问题;B、家长进行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 问题五:校本课程的灵活性、低效性问题。 (二)解决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问题的对策 1. 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校本开发的调控,以保证教育质量。 2. 多方筹集资金,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特别是农村学校。 3. 采用“校本管理”的体制,形成民主、开放的氛围。 4. 转变教师观念,重视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 5. 重视地方本土校本课程的开发。 本课题拟创新点:在研究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反思初中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误区。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1. 抽样调查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哪些问题。 2. 对调查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 3. 怎样更好更理性研究对策。 (二)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文献研究法。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育,避免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寻求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2)调查法。基于武都区深圳中学,设计问卷实地调查,详尽记录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和问题。统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项目、次数,比较、分析总结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中的问题。 (3)经验总结法:对各种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 (三)实施步骤 1. 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设计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搜集整理各片区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情况,仔细分析和整理本区初级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 课题组成员集中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对调查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更理性地研究对策。进而撰写调查报告,完成相关论文。 3. 总结阶段做好课题研究的攻坚工作,整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字记录及影像资料,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并汇编成册;撰写本课题结题报告,填写鉴定书,申请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