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追求和而不同的小学语文教学

时间:2016-12-01     作者: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 王红霞 李斌【转载】   阅读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是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我们的学校教学,要做到为了每个教师的成长,把学校建成学习共同体,有共同的教育理想即和,但今天是大众教育时代,并不是精英教育时代,“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当前,我县推行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研究,说“转变”可能言重,因为我们现有的教与学方式未必就有方向性错误,也不可能否定已有教与学方式中存在的科学有效成分。也许,说“改进”更确切些。随着时代发展,教与学的方式也必须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课而异,即便今天“转变”到了认为合理的方式,明天未必就还是合理的。教学过程是需要不断优化的,其中教与学的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

在现在看来,我们方式的转变应该包括学习方式由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转变,由“教学生学会知识”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转变,由重“关注学科”向重“关注人的发展”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自主学习转变,由个体独立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由机械记忆学习向探究创新学习转变。这些转变是我们推行改革的一个总体目标或是一个共同的教育理想。全县上下围绕这一个教育理想,开展接地气的课堂教学观察、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为达成这一共同的教育理想,各校的小学语文教学开展不同的教学研究,采取不同的研究观察点,但目标与方向是一致的。大致呈现以下的研究动向:

一、关注课前,有效备课。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关系重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败。所以我们达成了要通过教师的教改变学生的学的共识。语文教学向课前开放,主要是指关注教师课前备课功。各校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开展集备活动。对于新教师比较多的学校,更多的是关注语文教学流程的建模,如大长山小学开展了“课堂再现”活动,则是在每天上课前将课堂教学的流程书写下来,目的则是督促青年教师极早建模。对于老教师比较多的学校,由于积累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如四块石小学,注重教师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培养,形成教师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不同的学校,针对自己的实际,开展结地气地教学研究,课前集备活动开展得有有声有色,虽形式不同,但最终形成了先是个人自备,接着是年级组成员的集体讨论,然后是形成一个学案;在备课的过程中研究学生、教材与教法。

二、研究课中,有效教学。语文课堂的实效性,要聚焦课堂,将“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理念加以落实,开展不限定自主学习的形式、内容、程式和方法的实践研究。要关注在课堂上学生参与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习得的语文学习的方法。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成为各校竞相研究的焦点,从小组的建设、成员的参与、活动的评价各校有自己不同的做法。而以学定教是当前课堂改革的焦点,如何能做到以学定教,是对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挑战。各校研究出不同的教学模式,三六三模式、三七三模式、三环六步教学模式、精读课教学模式,略读课教学模式,而不管何种教学模式,突出的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注重课后,有效调整。小学语文教学绝不是上完40分课就结束的,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个人成长的关键。课后要反思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要关注学生获得,学生在语文课上该听的东西听到了没有,该想的东西想了没有,该说的东西说了没有,该做的事情做了没有。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求理想的教学设计。从而达到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要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县小学语文教学追求的就是“和而不同”的教学境界,为了实现语文教与学行为方式的转变这一教育理想,各校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想法,不同观点,不同主意,能够与与自己相差异的人和睦共处。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向着既定的方向,向着既定的目标,一路前行!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