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代”加速致农村师资断层时间:2015-01-20 说起学校新进的年轻人,青山桥镇中心小学校长肖葵十分高兴。他告诉记者,这两年学校新进了一大批教师。全校40名教师中青年教师就有22名,让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大大降低,这批“80后”“90后”教师学历高、素质高,成长很快,已迅速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现在学校充满了活力,学生、家长对教师很满意。” 湘潭县教育局副局长周少如介绍说,为应对农村教师老龄化趋势,从2002年开始,该县连续招聘教师,近4年共招聘教师586人,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得到缓解。截至2013年,全县有专任教师5359人,40岁以下教师占了55.7%。“随着更多的年轻教师加入,这个比例还要提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湖南各地普遍加大了教师引入力度。近5年,平江县严格按照“有编才进、凡进必考”原则招录教师1568名,目前全县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9.5%、99%和99.8%。未来7年,该县至少还需要补充中小学教师2500人以上。近5年,新邵县通过公开招考、特岗教师招聘和免费师范生等途径,共新进教师1070人。 1982年出生的新邵县洪溪学校副校长肖汉斌说,随着老教师逐渐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休,新进入的“80后”“90后”教师成长迅速,继续承载起农村孩子的希望。与老教师多为高中、中师毕业不同,“80后”“90后”教师大都接受了高等教育,知识更加广博,视野更加开阔,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也有很大差异,与学生之间除了师生关系,还融入了友谊,更平等、更亲近,为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周少如告诉记者,青年教师由于年轻有活力、敢于创新,大多成为了所在学校的骨干教师,也成为了新课改的中坚力量,不少人还走上了管理岗位。 农村教师队伍“入不敷出”问题凸显 尽管各地近年来加大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但记者也发现了一些让人忧心的问题——由于当前教师工资待遇低、城乡条件差异大、校园安全责任重等原因,致使教师职业吸引力较弱,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教师招不满、流失多等问题,农村教师队伍存在较大缺口,甚至出现“断层”现象。 平江县教育局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由于各种原因,近5年该县都未能按计划足额招聘到教师,其中特岗教师到岗率为84.57%,高中教师计划完成率为79.14%。2013年计划招聘特岗教师240人,实际到岗208人,计划完成率为86.7%;计划招聘高中教师34人,实招19人,计划完成率为55.9%。2014年计划招聘特岗教师320人,实际到岗237人,计划完成率为74%;计划招聘高中教师42人,实招28人,计划完成率为66.67%。即便在湘潭这样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也存在教师缺口现象,目前该县仍缺少200余名教师,部分偏远地区农村校还有较多的代课教师。 记者了解到,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招人难现象尤其严重。以平江县为例,该县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基本饱和,但数学、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科学等科目和特教专业、职业学校汽修、模具制作等专业教师,在招聘时经常无人报名。以2014年为例,该县仅思想品德、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和特殊教育等紧缺学科就有63个岗位没有招到新教师。 平江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教师编制紧、减员人数多、招不到人等方面的问题,教师补充“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重,相当多的教师教学负担重,既要当班主任,又要跨年级、跨学科教学,造成教师身心疲惫,影响教学效果。此外,由于新进教师90%为女教师,婚恋难、稳定难等问题也开始凸显。 不少县市教育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教师来源缺乏正规有效的途径。而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师源问题,这是事关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工作,应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 他们建议,要以省、市为单位,尽快开展调查研究,摸清今后5至10年农村中小学教师及幼师需求情况,按计划、按学科足额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切实解决当前农村教师师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他们还建议国家把师范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好省、市两级师范学校,培养中小学教师与幼师,坚持面向农村地区和农村教育加强师资培养工作,为农村教育储备更多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