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试题是怎样炼成的时间:2015-01-07
本周末,一年一度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即将拉开大幕。作为全国性统一考试,研考的命题流程以及阅卷规则,却鲜见诸公众视野。关系到近两百万考生的考研试题是怎么出炉的?有没有可供参考规律?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新近离任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命题组组长、北京大学英语系王继辉教授,为即将奔赴考研战场的学子们揭开考研英语命题的神秘面纱。 姓名:王继辉 身份:新近离任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命题组组长、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王继辉教授曾担任多年全国考研英语命题组组长。在他看来,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是与高考齐名的全国性最高等级选拔型标准考试,是为国家选拔高端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为两门公共课之一的英语考试,其试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稳定和连贯状态。 □关于命题 每年准备至少五套考题 京华时报:考研英语命题组大概有多少人? 王继辉:十几位,核心成员有七八位,每年的命题人根据具体情况有小范围调整。命题组的老师们均来自各高校的英语专业,都是语言水平过硬的英语专家。 命题组老师的关键任务就是保证命题工作在基本思路、题目设置和难度控制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连贯性,既最大程度地保证命题的科学性,又能够对考生进行公平选拔,也能有很好的区分。 京华时报:命题组的老师是怎么分工的? 王继辉:首先,每位老师都根据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分别负责完形、阅读、翻译、作文等方面的初始选材与命题工作。前期工作完成后,要经过全组其他老师们的细致评估,以确定题目雏形。之后,全部考试题目要“上墙”,经全体命题人一遍遍反复打磨,最终确认。经过打磨多遍的题目还要通过外聘专家的审查,再做修改后,由组长签字最后定稿。 京华时报: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考研英语的命题流程? 王继辉:每年夏季,考研命题组都要开一次命题预备会。在这次预备会上,参与命题的老师们要做细致的命题准备工作,比如,选择可能使用的命题材料,可能采纳的题目等,预备会上所做的题目都会放入题库备用。考研前的冬季命题会是做出当年考试题目的关键时段,每个命题人都会带着事先准备好的可选文本材料入会,并在二十几天里,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完成当年考题的命制与确认,并准备好一套特殊情况下必须启用的备用题目。 经反复打磨后确认的考题,须经外聘专家进会独立评审,命题组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对考题做最终调整后,经组长签字封存提交。 此外,命题组还要准备一套备用考题,即B卷,以应对特殊需要。之后,命题老师们会稍轻松一些,为题库再做三套考题。无论是当年使用的题目,还是放入题库的备用题目,都源自全新材料,每套题目稍加打磨便可用于考试。 从英美主流杂志中选择命题材料 京华时报:命题组老师的出题材料一般来自哪里? 王继辉:没有特别规定,但是,命题组的老师们都知道,可用材料均选自英美主流杂志或书籍。在选择标准上,大家的共识是,不用文学类材料,比如小说、戏剧、文学散文等,也不使用专业性特别强的材料,因为使用专业性过强的材料对非该专业的学生不够公平。此外,命题材料所涉及的话题也格外注意,比如,谈论宗教、种族、政治的文字一般不用。就整体而言,考研英语较多采用经济、教育、文化等公共话题的篇章。并且,老师们选材时,经常以所选文章能否找得出“题眼”而做取舍,比如,选择阅读理解的篇章时,文字的表述要有曲折,才好设置题目。当然,文章中若有“超纲”词,或过于专业的术语,命题老师会将其替换掉或做适当解释,以便考生顺利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