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教育创业,为啥不选上海?时间:2014-11-30 在互联网教育行业,流行着这样一个说法:“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门为原点、知春路为半径划一个圆,中国60%-70%的在线教育企业都在这个圆中。” 从2011年起,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兴起。2013年,国内在线教育企业数量剧增。 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每天新增在线教育机构2.6家,全年新增在线教育机构近千家。有10余家在线教育机构获得了IDG、真格基金等多家VC的投资,累计金额超过3.7亿元。业内预测,互联网教育在2015年将达到1750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未来几年,这一高速增长的趋势还将持续。 但,如此之多的互联网教育机构,大多集中在北京。其余分布在上海、杭州、苏州、深圳等地。截至2014年,国内互联网上市企业共69家,其中仅10家在上海。 上海为何请不来在线教育的创业者?记者走访了不少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的在线教育创业者。创业成本高、投资环境不理想、教育和互联网人才及资源不如北京、互联网教育资质难以获批等原因,让在线教育创业者们对上海说“不”。 各种成本高,创业者在上海“活不起” 王翌从普林斯顿毕业后,进入美国谷歌担任产品经理。2011年,王翌回国,在杭州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研发移动互联网教育软件“英语流利说”。作为杭州人,王翌本土创业的选择主要在于衡量创业成本。“在上海,如果没有任何资金支持,房租、生活成本、员工成本都比杭州高。单房租一项,上海的费用比杭州起码就高一倍。” 2013年,“英语流利说”团队工作走入正轨,投资找上门来后,王翌才将创业团队搬迁到上海。20多个人挤在闸北区一间百平米左右的房间,“有两个同事没来,因为坐不下了”,此时的“英语流利说”已经拥有500万用户,在appstore教育类排名第一。 而目前位于张江浦软大厦的沪江网,每平米的月租金为4元钱。这个价格,对于张江高科园区的500强企业和大型国企而言,并不太贵,但绝非一般初创企业可以担负得起。 在沪江网有这样一项优惠政策,凡是入职沪江网的外地大学生,均可享受半年的免费集体宿舍,副总裁徐华无奈地说:“这是为了留住人才,不得不推出的惠民政策。” 创业成本高,除了房屋租金之外,还在于人才成本。教育类游戏创业单位MNECreations创始人谢昕在创业之初,曾在北京、上海、深圳、珠海四地调研。谢昕坦言,北京、上海创业成本相对较高,珠海较低。人力成本这一项,几乎可以省去一半的费用。 优惠政策“僧多粥少” 作为上海本土企业,沪江网成立初期,第一份天使投资意向来自苏州工业园区。徐华告诉记者,当初,苏州工业园区承诺为沪江网提供100万美金的天使投资,邀请沪江网落户金鸡湖畔。“要说一点都不心动那是假的,真是纠结了很久。”随后的时间里,深圳、北京等地都曾多次给沪江网递出橄榄枝。 谢昕告诉记者,当初选择创业地点时,珠海政府为创业者们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例如税收减免,免费提供办公场地,与当地教育资源进行对接以便提供丰富人才资源等。类似地,为了吸引创业人才,杭州滨江区政府推出《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创新创业“5050”计划》。即,五年内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创业人才50名(其中符合国家“千人计划”条件的30名),年技工贸总收入超千万元的留学人员企业累计达到50家。符合资质的创业企业,滨江区政府将提供包括“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给予江南区块三年500平方米以内最高30万元/年的办公场所租金补贴,特别优秀的项目给予江南区块三年1000平方米以内最高60万元/年的办公场所租金补贴(标准厂房租金补贴以最高金额为限)”等诸多优惠条件。 王翌介绍说,其实,上海也在杨浦创新园区、张江高科园区等地设置相关的优惠政策,但一是力度较小,且始终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二是总体感觉都是各个区县各自为营,在全市层面缺少统领计划和引导力量。 直到今年10月25日在上海召开的“全球互联网创业者大会”上,杨浦区发布“互联网教育政策”,提出了对于互联网企业的重大政策,包括“对于成长性企业,政策表明最高给予300万元的办公用房补贴,以及经营性奖励、绩效奖励等政策支持。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或在国际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互联网教育龙头企业,经认定为总部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开办费和1000万元办公用房补贴,以及经营性奖励和高管奖励等政策支持……” 互联网教育投资环境北京更优 虽然这些互联网企业都认为上海的成本高,但是在创业成本上,北京并没有明显优势,为何创业团队7成都落座中关村?记者调查发现,京沪相比,北京在互联网教育领域投资环境、教育资源、互联网产业链条资源等方面,都远优于上海。 “芥末堆”的投资来自新东方出身的王强、多贝公开课的天使投资人是创新工场的李开复、51talk的投资人是小米创始人雷军……记者发现,依托新东方、学而思、学大教育等传统培训行业的龙头老大,以及百度、新浪、搜狐、微软等互联网大佬企业,北京在线教育的投资环境成熟而活跃。多贝公开课的创始人陈广涛就曾告诉过记者,起初寻求融资时,技术出身的李开复能够看到多贝网在线虚拟教室的价值和未来,融资成功。 记者发现,诸如新东方等传统培训机构的巨头,除了自己转型设立在线教育部分之外,更多的是针对在线教育上游至下游的整个产业链条进行“投资布局”,“一百万对于新东方来说不算什么,投资十个企业,其中有一个成功了,新东方的投资就会得到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