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创业先锋班”毕业后无人创业

时间:2014-11-25     作者:王烨捷 周凯【转载】   来自:湖北校长网   阅读

  “我带女儿学画画,当时她才4岁,老师跟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画的每一笔都没有错误,都是对的。不是你一定要按照老师说的样子去画。从4 岁开始就给学生灌输这样的理念,这是一个创业教育的生态问题。”刘曼红认为,中国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不是区区一堂创业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整个一个教育生态的问题。”

  创业生态营造缘何遭遇投资人“不配合”

  台湾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孟祥也把创业教育当做是在营造一个生态氛围,“能有几个人出来创业、能诞生哪些明星企业固然重要,但为学生营造一个创业氛围更重要。”他提出一个包括市场、文化、制度框架与基础设施、教育和培训、人力资源、投融资、支持体系在内的创新创业生态园概念,而这一生态园的打造,少不了创业初期天使投资人的配合。

  紧接着的问题是,天使投资人为什么要配合学校去营造这样的创业生态园?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4年上半年,我国的天使投资规模在不断扩大。尽管天使投资规模年年见长,但投资人大多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不抱希望,也很少会投资。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冯冠平在天使投资人圈内声望极大,这个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主任出身的大学教授,在20世纪初就开始做天使投资,迄今16家被他投资的企业已经上市。

  虽然与大学生创业项目接触不少,但冯冠平并不主张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成功率太低,不成熟,也没有人敢投。”会议间隙,一群创业者围着这个老教授交换名片,看到特别年轻的创业者时,他总会提醒一句,“这种大会是找不到好项目的,我一般不投。”

  上海一名国企创投公司的总经理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即使其企业所在区域政府官员大力鼓励创新、支持高校产学研结合,他本人还是对高校推出的创业项目持谨慎态度,“我基本不会去看高校的项目,他们搞创业大赛,我参加一下,但肯定不会考虑投资。”

  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刘曼红则给初创企业支了一个“众筹”的招儿。今年4月,央行在定义中国互联网金融形态时,将P2P网贷和众筹融资等都纳入其中,这一定义,释放了公众对于天使众筹的想象力。

  “众筹未来一定会有监管,比如要求必须信息披露、必须要交给监管人员文件等等,可能会增加些成本,但监管健全也是在帮助大家规避风险。”刘曼红说。

  许孟祥以美国哈佛大学的i-Lab实验室举例,那里的学生将自己的“异想天开”呈送给实验室后,实验室会指派一名或者多名相关专业课教师对其进行指导,此后实验室还会帮助其进行投融资。

  近期,一个“把蟋蟀拿来吃”的奇怪项目,就获得了美国最大众筹公司的投资,1300个美国人一起出了7万美元给3名哈佛学生创业卖蟋蟀,蟋蟀被做成了海盐、碳烤、起司三种口味以零食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