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为何美国大学不惜重金改造本科

时间:2014-11-24     作者:斯蒂夫·诺维奇【转载】   来自:中国校长网   阅读

  记者:昆山杜克大学今年迎来首届新生,杜克大学对于这所“混血大学”的期望是什么,又会开展哪些教育新探索?

  诺维奇:从一开始,我们就希望昆山杜克大学是“混合制”,由中国大学、美国大学合作,因为我们希望从不同角度看教育。目前,很多美国大学在海外参与新学校创建,比如上海纽约大学,耶鲁在新加坡开分校,大家都在探索一些新的步子,教育的新方向。杜克也在走这样的步子,而当杜克内部开始思考“下一代教育”,并为此开展“头脑风暴”时,杜克的老师们最终达成一个共识:中国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有美国教育值得学习的地方。老实说,大家都不知道将来教育会是什么结果、发展成什么样,互相学习与借鉴成为一种方向。

  对学生而言,这种新布点已经给他们带来新体验。前不久,昆山杜克开学,我和新生见面时遇到了一个杜克的学生,她来自坦桑尼亚,考入美国的杜克大学。她说,我希望接受顶尖的教育,所以我来到美国,但我将来要回非洲建设家乡,我就想了解中国,因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很多,所以我就来到了昆山杜克,这是一个最好不过的选择。

  把生物教科书写成畅销书——斯蒂夫·诺维奇其人

  除了杜克“本科教育发言人”,斯蒂夫·诺维奇本身是一名传奇老师:作为生物学教授,他喜欢给本科生讲生物导论;他还是一名音乐家,作为杜克乐队成员,常带着心爱的低音号和学生一起表演;这个大学教授还为美国的高中生撰写了生物教科书,这本2008年由Holt-McDougal出版社首次出版的教科书,一经出版就成了畅销书。对于这些经历,诺维奇的正解是:“人生中遇到一个有趣的老师是多重要!”

  神经生物学、音乐,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在诺维奇身上完美结合——在塔夫斯大学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主修生物、音乐两个专业。如今的他会告诉你,他后来在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大量研究来自音乐的灵感。而当初为何会修两个专业,与高中那个不太靠谱的老师有关。

  “美国通识教育的好处在于大学第一年不用选定具体专业,鼓励学生探索不同领域,只会在第二年快结束时要学生选一个相对确定的学习方向。因此当我上大学时,我想学音乐,想成为古典音乐家。结果,学校让我选很多其他专业课,专业跨度很大的课。我在高中时,科学课程从不让我激动。大学要我选科学课,我就选了生物课,结果让我感觉豁然开朗。”诺维奇感慨,仿佛人生中第一次认识科学课。此后,他继续学习音乐,但加了生物作为第二专业。

  神奇的是,在康奈尔读博士阶段,他突然发现两个专业相通了。因为当时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鸟是如何歌唱的?

  “表面上看,研究鸟的声音是音乐学,但深入看,鸟类学习歌唱是由大脑驱动的,鸟是如何学习唱歌的,和人是如何学会说话的,很相似。”诺维奇说,鸟与人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共通之处,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首先,中国话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语言拥有四声音调,这和鸟的歌唱音调有相似;其次,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发现鸟可以学人类的语言,就是鹦鹉学舌,而其他动物都不会。

  音乐、生物的交叠不止于此。诺维奇发现,如果人在很小的时候学过音乐,音乐是有音调的,日后这群人再学习新语言,会变得更容易。但至于音乐、语言、人际沟通的关系,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在诺维奇看来,走进这个有趣的研究,一切得感谢大学的科学老师。也因为如此,如今他不仅坚持给本科生上生物导论,还撰写了全美最畅销的生物教科书。有意思的是,这个“份外事”还与儿子的“质疑”有关。

  当他的儿子还在中学时,有一天回家说,今天我上了生物学,发现你和妈妈在干的事情好无聊!诺维奇和妻子都是生物学家,诺维奇就看了他的教材书,“我不得不承认:真的很无聊。”此后,他开始写书,与很多中学老师合作,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过去的问题在于,你可以跟学生说,教科书里的这些东西将来会出现在试卷上。学生说,好吧,我要记下来,因为我要通过考试。过去就是我不管你是否感兴趣。但,你也可以这样说,这个很有趣,你来学吧。邀请他们来学。这就是教育的不同看法。”诺维奇感慨,给14岁的少年写教科书很不容易,但努力总比彻底毁掉少年的科学梦要好。

  

共有3页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