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首次小升初“民间联考”观察:减不掉的负时间:2014-11-12 武汉官方的“小升初”统一招生考试已经被取消12年,以给孩子“减负”的名义。12年后,一场由当地家长发起的民间“小升初”联考却悄然冒了出来。 10月6日晚上,国庆假期尚未结束,武汉三镇的3500多名刚升入小学毕业年级的学生,陆续走进市内35个考点,参加了一场 “语数外”三科大联考。“没有官方组织,但是井然有序。”家长“巡考员”刘东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的女儿就坐在由他巡考的中南路一家教育机构的考场里快速答题。 家长自发组织联考的消息迅速成为舆论焦点。有些评论者觉得这是一场“荒唐的闹剧”,太过黑色幽默;也有人称这次联考完全是“优秀生”家长们的“自娱自乐”;还有学者认为,参加这样的民间联考,和参加奥赛一样,“不过是小升初漩涡中家长们的自救方式而已”。 但在武汉当地,这场新颖的联考的确获得了不少家长的支持。而最普遍的想法,往往来自像刘东这样面临“小升初”择校压力的家长,“目前还派不上用途,但不排除将来会成为小升初的敲门砖咧”。 武汉市教育局负责义务教育工作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泼来一盆冷水:“武汉市不允许举办任何形式的‘小升初’招生考试。” 家长们似乎对此不以为然。私下里,一位参与组织联考的家长自信满满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公开场合,学校肯定说不参考这次成绩,但真正招生选拔的时候,十有八九是有用的。” 每个考点有一名家长巡考员,就像高考时教育部门派出的巡视组 刘东挂着巡考胸牌,在中南路一个有7个考场、近200名学生参加考试的考点来回巡视。考点外等候着送孩子来考试的父母。 这位年轻的父亲不时提醒孩子们如何规范填涂答题卡,还拍摄考场照片发到QQ群或论坛上,以告诉外面的父母考场内的情况。“可能因为长假出游吧,有几个孩子缺考了。”刘东说,“所以座位安排的稀稀拉拉,整个考场很安静。” 就在离刘东不远处,家长李芬正在另外一家教育机构中巡考。每个考点有一名家长巡考员,“就像高考时教育部门派出的巡视组”。 除了是参加考场巡视的家长志愿者,李芬也是这场大规模“民间联考”的发起人和策划者之一。她所在的武汉“小升初”家长QQ群里,讨论得最多的,是各种赛事的准备,以及“小升初”的择校经验。 “很多家长都想组织一次考试,来摸摸孩子们的底。”李芬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李芬的女儿就读于武汉小学,今年9月刚刚升入小学六年级。 “李芬们”的想法在QQ群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事实上,武汉取消小升初统考以来,每年这个时候就会有不少家长进行这样的呼吁。”武汉教育信息类网站、家长100论坛的负责人褚光宇告诉记者。 今年9月初,包括李芬在内,常在论坛上逛的一些家长代表找到了褚光宇,他们商议,由网站出面作为考试的承办方,来组织这样一场“民间联考”。 “第一次听到‘民间联考’的想法,觉得很有创意,对我们和各家培训机构,也是一次宣传机会。” 褚光宇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坦率地表示。 他们立即召集武汉9家较大型的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开了个会,共同制定考试规则。昔日相互竞争甚至矛盾重重的培训机构在会上达成了一致意见,联考结束后,任何一家机构不能拿这次成绩出来炒作。论坛还专门请了3位老师作为命题人,分别完成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命题工作。9月中旬,发起联考的家长们将招考信息,通过各家培训机构的渠道对外发布。“学生报名没有门槛,只要身份真实就可以。”褚光宇向记者介绍说。不止于此,为了方便考生,各家培训机构还免费提供考场和监考老师,遍布武汉三镇共计35个考点。 由于是“免费”参考,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吸引来了超过5000名报名考生。一开始刘东还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特地给培训机构打电话询问情况,才知只要报名就能领取准考证,“比参加奥数成本低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