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让校园舞动起来

时间:2014-07-08     【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报   阅读

——中小学与师范类高校舞蹈教育调查报告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活动和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美术在全国中小学教育中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课程地位,但是舞蹈在绝大多数中小学校还处于空白状态。为此,笔者于2014年3月在中国教育调查中心的帮助下,分别对辽宁、青海、重庆、安徽、山东等5个省市的部分学校、家长和学生进行了有关“是否赞成舞蹈课进中小学课堂”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700多份,同时对国内师范类高校的舞蹈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我国舞蹈师资的供需严重不平衡。

     ▶▶基本情况

     多数学生与家长期待学校加强舞蹈教育,但不足两成师范类舞蹈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小学

     1.据统计,70%-80%的中小学生家长(或学生)欢迎舞蹈课进入课堂。其中40%左右的家长希望舞蹈教育能纳入正常教学,并在期末进行考试;约30%的家长认为在学校开一个课外舞蹈兴趣班,也就是第二课堂的形式比较可取;在10%-20%的反对者和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与家长中,一部分受访者是因为自己是男生,对舞蹈没有兴趣,另一部分受访者是家长,担心开设舞蹈课影响孩子学习。

     在问卷的设计中,也涉及了如何实现将舞蹈课纳入小学教学体系的问题,通过问卷反馈的信息,总结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办法。比如,每周抽出固定的时间,作为选修课时间,把舞蹈课作为选修课之一(学校可以开设包括舞蹈在内的多门兴趣选修课,比如武术、舞蹈、围棋、各种球类、手工等),每周开1-2次选修课,期末也要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在升学时作为参考。

     2.师范类高校舞蹈专业毕业生去向调查数据显示,逾三成毕业生放弃了舞蹈专业。在有关“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问题”的调查中,主要对上海师范大学、商丘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玉溪师范大学等大学的音乐学院舞蹈专业2011-2013年期间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平均35.2%的毕业生在毕业后放弃学了4年的专业,选择了其他职业;只有平均15.84%的学生在毕业以后进入中小学当老师,其余48.96%的毕业生基本上都进入了校外培训或者演艺团体。

     将上述中小学学生以及家长对于舞蹈课程的认识,与高校舞蹈专业毕业生去向进行对比,笔者发现,供需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一方面,广大中小学生以及家长期望加强舞蹈教育;另一方面,一些舞蹈专业的毕业生上了4年正规大学,毕业以后却要自谋生路。35.2%的学生选择其他职业,所学非所用,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且是艺术教育乃至美育的一个缺憾。

     ▶▶现状分析

     中小学舞蹈教育严重缺失,师范类舞蹈教育令人担忧

     1.中小学舞蹈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舞蹈不仅是舞台上的艺术,更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舞蹈教育的目标也并非仅是培养演员和舞蹈家,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为了培养孩子具备良好的礼仪和姿态,并给予学生内在心灵和精神上的美化教育,培育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力,也就是素质教育中的美育功能。

共有3页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