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湖北省蕲春一中田谷华校长访谈录

时间:2011-07-06     【转载】   来自:《语文教学与研究》   阅读

文化育人润无声

 

湖北省蕲春一中是一所植根于医圣故里的崇文沃土、沐浴着“教授县”的重教春风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传统重点中学,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是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中央教科所基地实验学校,湖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学校、安全文明校园、教改名校。2008年以高分通过了省级示范学校综合督导评估的蕲春一中,扩建后的校园面貌令人眼前一亮。校园四区分开,高楼林立;道路三纵七横,宽广畅达;文化石、主题雕塑、体育文化墙、“校友风采”牌等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令人目不暇接,好一个书院气十足的育人环境。而更打动人的是那园林式的文化品位,为此,笔者就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对田谷华校长进行了专访。

董:田校长,新年好。感谢您在开学期间的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访。现在每所学校都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您是怎样看待这一现象的?

田:这应该是一个好现象,也是一种必然现象。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提高综合办学水平的需要,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强化育人功能的需要。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能够极大地增加教育能量,一所校容美、校风好、质量高、声誉佳的学校本身就量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师生置身于其间,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行为能得到规范、心灵能得到陶冶、素质也会不断提高。再说,学校本来就是传递文化、创造文化的特定场所,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应有的义务,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全体师生员工长期努力、逐步积淀才能开成。学校文化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具有指导学校办学方向、统一价值观念、引领师生行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

董: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大有一哄而上之势,也存在着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的弊端。我们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是如何凸现自己的特色的?

田:学校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蕲春是崇文重教的文昌之乡,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有医药学家李时珍、国学大师黄侃、文艺理论家胡风,现代更是为国内外输送了数以千计的学者、教授,是闻名全国的教授县。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致力彰显这一特色,用浓厚的人文氛围去感染师生。我们在校园主干道两旁竖立了四十多块“校友风采”牌,用这些成名校友的事迹激励学子成才;我们经常请这些知名学者、教授回校给师生作报告,让他们现身说教,激励学子发愤笃学;我们编写了《蕲春一中校园文化解读》,系统介绍我校的学校文化。(说着田校长从我书柜抽出一本,沉甸甸的,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分四个部分全面介绍了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董:从这本很有份量的书上可以看出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品味,那么,你认为我们学校文化的文化体现了学校怎样的主流价值观?

田:我校的主流价值观从办学理念上就可体现出来。“以人为本,致全、致高、致远”就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它是我们学校文化的核心、灵魂,是学校总航标,引领着师生的行为和学校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昭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成果又惠及人。指导思想上,重视人、尊重人、发展人、服务人、善待人、激励人,为师生的共同发展中也不断发展壮大。

“致全、致高、致远”体现了我校的育人方向,体现了我校“着眼明天的需要来办今天的教育”的办学思想。尽管当今高考竞争激烈,升学压力很大,但我们并不把提高学习成绩与学生全面发展对立起来,而是着眼于师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师生的未来发展奠基,把他们培养成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