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记湖北省武汉市洪山中学校长江思容

时间:2014-02-28     【转载】   来自:武汉市洪山中学   阅读

     1.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抓实课堂实践。首先,学校将业务素质过硬,具有强烈创新精神的学科作为试点,鼓励他们按照学校备课组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评价方案的各项要求,积极大胆地开展工作,积累操作经验,反思成长得失。其次,将“个案经验”通过教育教学论坛在局部有限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鼓励不同学科备课组结合学科特色大胆创新,不断发展,形成超越。

     2.以小组建设为重点,营造班组文化。洪山中学将小组建设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渐进深入的方式完成。第一阶段:组长的培训指导——组员的分工合作——组规的修订完善;第二阶段:组内的微格系统——组织的文化植入——组间的竞争机制。小组建设实行“四位一体”培训的体系:政教处着重指导小组文化,教务处着重指导小组评价,班主任着重指导小组管理,科任教师着重指导小组学习。

      3.以评价机制为手段,建立反馈网络。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注重引入合理的评价机制,建立多极的反馈网络,促进教学行为在自我诊断中不断地调整与超越。在评价内容上:一是过程评价:我们设计八个工作用表,严格监控教学流程,备课组教研计划表、教研活动情况统计表、课堂文稿使用情况统计表、教师听课情况统计表、补偿性练习情况统计表、拓展性练习情况统计表、首席教师工作用表、课堂展示活动情况统计表等。二是结果评价:做实三级质量分析。第一级——教师个人教学质量分析表;第二级——备课组教学质量分析会——教研组教学质量分析会——年级组教学质量分析;第三级——学校教学质量分析会。通过三级质量分析评价,督促教师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提高教师教学反思和改进能力。在评价方式上:有学生的评教评学、教师的自我反思、家长的评教评学。我校全方位、立体式的评价网络,用适时的、适切的评价方式来发挥评价的导向、检查、落实、反馈、提升等功能,为高效课堂的良性发展收集了有效的信息、提供有力的保障。

      长袖善舞不如彩练当空

      多年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使江思容认准了这样一个道理——教而不研则浅,学而不修则愚。为了强化师生对课改的认识,他创造性的提出了“三课三关”:一是“课堂过关”,组织开展以“人人过关,节节入模”为主题的教学常规检测活和以“人人标杆教师,节节标杆课堂”为主题的教学比武活动。二是“课题攻关”,为了解决教师课堂教学出现的困惑,我们积极开展课例研究行动,“依托小课题,托起大课改”,评课议课时采取“切片诊断,放样剖析,对症治疗”的方式,达到“剖析一节课,撬动一个点,带动一批人”的效果,组织标杆教师、首席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并利用洪中讲坛分享研修成果。三是“赛课闯关”,结合每一阶段研究的主题,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形式的赛课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努力实现每一名教师、每一节课堂“环环精致,节节高效”。

      没有观众的舞者注定是孤独的,没有反思的行动注定是僵化的,课改作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绝不应该是一个人的孤独狂欢。探寻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源,让课改作为教育者普世的价值追求,让中国的教育雨过天晴,彩练当空,江思容校长用他更为深刻的思考发出了这样的呼唤:

      教育应承载怎样历史使命?学校应遵循怎样的创新机制?面对新一轮的课改,他经常会说,教育在本质上不是技术上的训练,更不是行为上的驯化。发展人格、唤醒人性、遵循人道、成就人生,应该是教育最核心最崇高的使命。“也许我们不一定能让学生获得一个好看的分数,但一定能让学生获得一个健美的人格,毕竟,学生现有的成绩不能决定他未来的发展状况,具有掌握新的概念,适应新的环境,研究新的问题,开拓新的领域的能力,才是他们成功最重要的资本。”

      今天,我们已经站在了教育改革的潮头,唯有从旧的教育理念中蜕变出来,才能以全新的姿态来迎接教育的美好未来。当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改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才能为学校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课改要取得成功,领导的重视是前提,观念的转变是关键,队伍的建设是保障,课改的信念是生命。领导的行政大推动,教师的头脑大风暴,学科的教研大创新,学校的考核大评价,四位一体的有机联动才能保证高效课堂改革取得理想的成就!

      屈子东湖行吟阁畔,伯牙汉水知音琴台,在江城武汉,江思容校长和他的洪山中学,在课改之路上且行且吟且成长,一程山水一程歌,用自己的课改智慧和教育情怀谱写了一曲学校发展的华美乐章!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