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催火了高考经济时间:2014-06-05 对于部分热销的补脑、健脑、缓解脑疲劳等类别的保健品,张光华并不认为能达到广告上所宣传的效果。张光华表示,个别不法企业虚假宣传,宣称产品具有补脑、健脑等功能,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布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国家从未批准过补脑、提高智商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国家批准的改善记忆、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不适用于补脑、提高智商、缓解脑力疲劳。同时,有些保健食品原料不太适合考生使用,且产品有规定的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及食用量,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仔细查看。 针对部分家长给考生大量进补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灵芝等中药的行为,王雯提醒考生家长,以上行为可能会令孩子产生不良反应。她表示,进食补剂必须坚持“虚则补之”的原则,如果考生出现某些方面的功能缺陷,可以针对这类功能选择补品。但高考正值夏季,进食诸如人参等中药材会产生内热,这个时候给孩子大量进补,容易让孩子滋生内热,反倒会出现睡不好的情况,得不偿失。此外,如大量、长期服用人参,可能产生头晕、失眠、抑郁、血压升高的“滥用人参综合征”,并且有促进性早熟的副作用,部分孩子因为大量进食人参、鹿茸等补品,出现了流鼻血等症状。 对于“高考助运”类产品宣称能让携带此物的考生在考试时增加能量,王雯认为,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无稽之谈。对于“谐音”类祝福礼物,王雯认为,这些产品除了能给孩子一些心理安慰,并无其他超出同类产品的特殊功效。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龚六堂说,高考经济在欧美、日韩等国也存在,但在中国尤其突出,这主要是因为高考对于国内考生人生影响特别重大,再加上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可以选择的改变人生的机会太少,一旦在高考中落败,将影响孩子一辈子。因此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在高考中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会想尽一切办法为考生提供最好的衣食住行条件,希望对考生提升成绩能有帮助。龚六堂希望家长要保持平常心,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理性、适度消费即可。 “由于市场有需求,商家会想尽办法多卖产品,赚取更多利润,一些不良商家甚至会采取违背相关法规的手段炒作产品,随意涨价。”龚六堂建议工商等相关部门应对不良商家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引导高考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观点 做好后勤未必就要多花钱 河南商丘高中教师刁先生:我孩子在几年前参加了高考,我认为家长花钱为高考经济买单,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在高考中发挥好,但是如果在高考前和高考时过度改变孩子的吃、穿、住,反倒会让孩子更加焦虑。作为家长,应该想办法让孩子放松心态,做好后勤服务,但做好服务并不意味着花很多钱,而是给孩子提供干净卫生的三餐、安静舒适的休息场所、大方整洁的衣着,做好后勤并等于做过分。 不要被广告宣传误导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贺力平:一个考生参加高考,可能几代人都会上阵做后勤。因为现在高考相对来说竞争还是比较激烈,考入名校的机会稀少,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够获胜,因此愿意付出心血为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但同时社会要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高考经济消费观,不被夸张的广告宣传所误导,做出理性明智的选择。 家长不要帮倒忙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王极盛:我认为家长没必要给吃高考保健品,因为现在大部分孩子都不缺乏营养,甚至部分孩子营养过剩。部分孩子为应对高考所造成的大脑疲劳,也可以通过食补适当缓解。我曾经见过很多高考考生,对家长购买高考保健品很反感,甚至因为吃不吃高考保健品,家长与考生发生争吵,这样会影响考生正常发挥,适得其反。我认为家长如果非要为孩子买高考保健品,就应尊重孩子意愿。 我认为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没必要住“高考房”,一是“高考房”是个新环境,孩子可能会不适应;二是“高考房”设施跟家中不一样,孩子的学习、作息规律可能会打乱;三是孩子也知道高考房要花钱,并且价格不菲,这可能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压力。除非家离考场特别远,不然就不要选择高考房。 我曾经跟很多高考状元有过交流,他们的父母都是做自己该做的,坚决不做不应做的,现在很多家长却是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做了很多,这就是帮倒忙了。家长在应对“高考经济”时,要有所为又有所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