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昌理工学院“作家班”学生参编全国国学系列丛书时间:2015-01-26
近日,《大学生国学普及系列读物》编写工程正式启动,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获批参与编写其中四部,成为湖北省唯一获批的民办高校,也是湖北省获批的两所高校中除武汉大学外的唯一高校。 《大学生国学普及系列丛书读物》是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共青团中央的指导下,由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复合出版工程组委会主要负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学传统文化精粹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并由大学生自己编写自己使用的中华传统文化普及型读物,旨在调动当代大学生对于身边的传统文化的关注、传承、发展和弘扬,以大学生的视角反映出当代青年人对于中华文化的感悟和理解。 2014年11月16日全国高校国学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身为湖北省高校国学联盟主席,来自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卫作为湖北省的唯一学生代表出席该会。当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当代大学生国学普及系列读物编写”的活动方案,本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精通写作同时对于国学又是无限热爱的高卫非常希望能够承担编写任务,于是将这个信息带回了学校。 “回校后我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范老师,希望能够组织我们汉语言专业的学生申报写作任务。”高卫说的范老师是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汉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范文琼老师,多次指导过学生出版发行著作的范老师认为这确实是一个锻炼、提升和检验学生写作的好机会,于是按照申报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申报。 “我们前期号召学生自由申报,提交写个提纲,经过多次头脑风暴,不停修改优化,最终确定我们的写作主题并精心准备了样章。”据范老师介绍,为了能够成功获批,汉语言文学系的师生做了大量的准备。“前前后后开的专题会议有几十次,参与的有学生有60多人,历时一个半月,最终确定了我们‘琴棋书画’的写作主题,并写好了样章。”据悉,本次《大学生国学普及系列读物》主题不限,参与者自由申报通过审批即可,为了确定主题,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汉语言文学的师生们进行了多次市场调查、学生调查,以此确定写作主题和写作风格,“目前市场上国学方面的图书很多,如何有新意能够吸引读者,同时又能达到国学普及教育的作用这个是我们首先考虑的。”在范老师的带领下,最终确定了编写主题,分别为:《趣味国学•天下第一手(棋)》、《趣味国学•时空侦探(画)》、《趣味国学•迷失的琴音(琴)》、《趣味国学•游走墨林(书法)》,“我们以琴棋书画为主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国学知识贯穿其中,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国学,从而达到国学普及的目的。” 朱露是汉语言文学1201班的学生,也是参与本次图书编写任务的学生之一,谈起能够参与编写,她非常开心,也觉得挑战很大。她说:“能够参与编写是一种难得的锻炼机会,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能够强迫自己学到许多课外的知识。就拿我现在在写关于书法的一本书,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到了很多中国传统书法文化。”据了解,最终参与编写的学生共有31人,他们都是有参与过类似选题编写以及有过相关实战经历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这31人根据主题被分成四个小组,各组成员就各自的主题进行编写。 据悉,以上四本图书初稿计划于3月初完成,参与编写的学生为了能够安心写作,都延后了各自的回家时间待在学校集中创作,该院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特意安排了有空调和网络的会议室供留校参与编写该书的学生使用。 2010年9月,武昌理工学院率先在全省开设了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文学创作方向),旨在培养职业作家、写手。该班自成立就倍受关注,被外界称之为“作家班”。针对该专业的特性,该校突破传统,大胆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对汉语言文学本科课程进行了可行性调整,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整合和模块构建,增加了“文学采风”、“创作笔会”、“作品研讨会”、“文学沙龙”等众多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兴趣引导法”、“选题牵引法”、“环境同化法”、“体验式教学法”、“同题比稿法”等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育方法的单调性和无趣味性。目前作家班已有19名学子加入各级作家协会,创作成稿累积近300万字,出版专著、长篇小说多部,在各项文学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近60项,班级获奖人数比例超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