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阳产业 监管盲区 规范空白 乱象频出 早教行业的“早教期”时间:2015-01-20 “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这句话被写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10-2020年)》。 2001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联合国儿童特别大会上强调,“每个儿童都有权享受最佳人生开端。” 这里的“开端’”指的便是0-3岁的婴幼儿时期。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袁爱玲说,脑科学研究显示,0-3岁是建立一个人脑神经连接的最佳时期。早期教育能够提供感官刺激,建立大脑网格连接,完善大脑功能,为以后接受更高难度的教育打下基础。当然,这一切是在科学的早期教育基础上。 在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早教已非常普遍。目前,我国早教行业以商业性早期教育为主。由于前景看好,资本纷纷涌入早教行业。 但至今,我国早教行业处于自由生长的阶段。早教行业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缺少政策规范和引导。跑路现象频频发生,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随意性强。有些早教机构为迎合家长,置科学于不顾,课程设置功利化。广东省早期教育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广东早教协会)秘书长焦亚琼说,早教行业事关孩子教育,经不起乱象更迭的行业发展传统套路,政府需要在其中积极作为。 跑路频发 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12月,北京一早教机构创艺宝贝一加盟店“无征兆”关门,四百多学员课未上完,涉及金额近千万。 这在全国并非孤例。 南方周末记者以“早教”“幼教”为关键词百度搜索发现,2014年仅经媒体曝光的“无征兆关门”早教机构经不完全统计达26家,地点涵盖北京、上海、南昌、杭州等地,不少知名早教品牌也涉及其中。 “早教机构说关就关,对我们家长来说是个打击。”家住深圳龙岗区清林路的林悦(化名)女士,2014年9月的一天,带着两岁的女儿去龙岗区天线宝宝(岁宝百货店)上课,却不想遇到大门紧闭。玻璃门上仍贴着两个星期前的装修通知,上面承诺的重新开放日期已经到了,但门上仍是两把红色U型锁。后来林悦才知道,这家机构借装修之名关门,实已停止运营。 林悦至今仍记得,那天女儿指着早教机构门前的天线宝宝塑像说,“为什么不去天(线)宝宝玩?” 林悦不知如何回答两岁的孩子,抬头只觉午后的太阳有些晃眼。 “交了一万多块钱,才上了两节课,它就关门了。”早教机构多是采用预付费制,一次交钱,往往以半年到三年周期不等,金额从五千到两三万不等。面对机构关门,林悦和其他几十位家长除了气愤,还要承受经济损失。 “跑路风潮跟一部分经营者的投机心态有关。”曾在北京某早教机构有过4年任职经历的刘语语说,“他们多是半路出家,不懂孩子也不懂教育,单纯认为这个行业赚钱,加盟大品牌或自创小品牌,遇到困难往往不负责任地收摊走人。”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表示,跑路和预付费制模式也有直接联系。如果缩短预付费期限或者引入对预付费款项使用的监督机制,能有效缓解跑路现象的发生。 目前,早教行业的准入门槛很低。用焦亚琼的话讲,“有钱,找个地方,买些课程,聘俩小姑娘,就可以开家早教机构”。有些加盟商加盟后,总部疏于管理,也是跑路频发的原因之一。 在联系不到岁宝百货店负责人的情况下,林悦等家长找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说这是经济纠纷,不予立案;去咨询工商部门,工商部门说不归他们管。最后,在深圳市消协的帮助下,家长们和天线宝宝华南总部协商。该公司公共关系负责人说,岁宝百货店的关门,他们也很意外,同时也是受害者。但出于责任,公司总部会尽力解决此事。 “全凭良心” 从业十四年的深圳某早教机构经理李知云(化名)说,早教行业约在2000年引进国内,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市场规模连年扩大。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0-3岁人口约6000万。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预测,单独二孩政策实行后,每年将新增人口100万至200万。 跑路只是这一庞大市场的问题之一。李知云说,“跑路问题非早教行业独有,理发店、按摩店关门走人的案例或许更多,但早教之所以引发关注,在于它的特殊性——跟教育有关。目前早教行业处于监管真空地带,经营者全凭良心在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