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教师成长的“重要他人”时间:2018-07-11 回顾三十年职业生涯,我庆幸自己做了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每年都会登门拜访第一个工作单位的老校长于世登,每次拜访的话题都离不开他对教育发展的感慨和我的工作近况介绍。 于世登校长今年已经84岁,身体依然硬朗,还说要和我以及从此走出的四位校长、一位书记还有两位副校长一起,庆贺他迈过73岁与84岁的“孔孟之坎”。他的乐观与豁达,一直点燃着我的教育热情,给我打上了人生烙印。他是我的“重要他人”,也在引领我如何成为他人的“重要他人”。 1988年,我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农村职业中学,当年的于校长五十多岁。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根本不像校长,更像个淳朴的农民。而他就是用农民式的热情和智慧,调动着师生的积极性,引领学校跨越式发展。 当时学校条件差,青年教师的生活和婚姻问题突出,影响教师队伍稳定。于校长特别热衷给青年教师当“红娘”。在他的热心促成下,仅本校教师之间就成了十几对。若教师因特殊原因需要调离,他也从不阻拦,而是积极帮助做协调工作。因为他的身体力行,我们教师倒也没有感到太多的苦和累。 记得当时,在班级正常教学工作外,我还兼任班主任、学校团委书记,并负责宣传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但从中受到了历练。由于学校搭建的平台,后来教育局机关和乡镇党委都想调我过去,于校长帮我做参谋,去了教育局机关。 大家对于校长的评价是大智若愚,有大智慧,乐观生活,善带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他的引领下,学校在当地首屈一指,被评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 于校长的言传身教已经深深融入我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中。自2001年开始做校长时起,我就一直实施“个性健康”教育,致力于为师生个性健康发展提供最大的舞台。 作为校长,就是要对教师的个性悦纳、包容、理解、赏识,同时加以智慧引导,营造“和而不同”的发展氛围,既植根于学校文化的“共性”,又彰显特色发展的“个性”。 语文教师于宪平,敬业爱生,吃苦好学,更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曾经出版过自己的诗集,是学校文学社团的辅导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成绩突出,但教学成绩一般。我想促进他个人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教师的个性成长,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帮助他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规划。 当时,他正担任初三级部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同时兼任初三级部副主任。在校长办公会上,我提出让于老师不跟着上初四毕业班的建议,把工作重心放在起始的初一初二年级,充分发挥写作特长,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特别是写作的积极性。对此,大家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不赞同,认为于老师积极向上成绩尚可,不上毕业班不利于他的成长,于公于私都说不过去;另一种是赞成,既能发挥于老师的特长,又能逐步形成他及学校的特色,最终会促进他的高位发展。 于是,我只好征求于老师本人意见。当我把这个想法跟他交流时,他很为难:这批学生他教了三年,有感情,很想把他们送到毕业;而且,若不能上毕业班会让其他教师看不起。 我和他交流了我的观点:“毕业班的教学相对单一,训练过多,不利于你‘文学教育’的推进;带初一和文学社团将会激发学生读书、写作兴趣,更有利于体现你的教学个性。你刚度过了工作的第一个五年,现在,需要认真规划一下第二个、第三个甚至第四个五年。第一个五年在校内能立足,你已经做到了;第二个五年,依靠自己的教学特长,在区内能知名;第三个五年,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在市内有影响;第四个五年,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省内有亮点。有方向,有规划,才能长远高位发展。” 就这样,他接受了我的建议,也在执行我们的约定,落实他的成长规划。 从此,他再没有带过毕业班,一直在文学教育的路上扎扎实实地前进。他辅导学生正式出版个人作品集24部,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第一名、“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初中组第一名。他的作文教学著作《本色作文》出版发行,他成了淄博市的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淄博市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2014年,他担任临淄区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我吸收他成为我“校长工作室”的成员,鼓励他以“读书·写作”为办学特色,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我的教育人生很有意思,和两个于校长有缘,我的成长得益于一个老于校长,收获在小于校长。尊重人、成就人的校长之道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而所有这些,也特别得益于古圣先贤对我的教诲,来自山东淄博的我,血脉里流淌着齐鲁传统文化的基因。 孟子曰“仁者爱人”,作为一名校长,有没有真正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有没有足够的责任与担当?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面对有不同个性和成长背景的学生和教师,能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校长如何才能成为教师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呢?也许就是一个关爱的眼神,一次善意的问候,或是一次激烈的争论……接下来,我将和我的教育、我的教师一起,继续写好我们的故事,做好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他人” (作者:孙正军,系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一中学校长,本文节选自他在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师德培训经验分享活动中的发言) 上一篇校长如何提升操作领导力下一篇学生食堂无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