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校本教研的四大策略

时间:2018-06-29     【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期刊网

截止2015年12月,最近四年,学校累计在各级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100篇,其中在《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校长》、《小学语文教学》、《教学与管理》、《湖北教育》、《小学英语教与学》等省级、国家级知名专业期刊上发表70篇;其中还有5篇论文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在各级各类征文中获省一等奖7篇,省二等奖10篇。这得益于,在校本教研管理上的四大策略。


一、寻找教师精神成长的节点——提升教师的学习力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一个教师真正的成长就在于他内心深处的觉醒。”如何让教师内心的觉醒,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善于抓住教师的职业倦怠,寻找到教师生命成长的节律,寻找到精神成长的节点。这个节点就是教师自己内在向上的力量,这个向上力量的核动力就是提升教师的学习力。只有教师积极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科学统筹,促进信息和经验的共享,教师专业成长才会真正提高。怎样让实施全面的教师阅读计划,分享教师的学习体会,我们主要做了两点工作。

首先,学校每年都为每个办公室订阅一份《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湖北教育》、《人民教育》,为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潜江教育》,同时每年还为教师购买各种理论书籍和文学书籍近一千元,极大的满足了教师阅读资源。为了发挥教师的阅读积极性,学校坚持每月开展一次“三刊两报”的好文推荐交流活动。就是要求各个办公室每月以一种期刊为主,填写“好文推荐单”,推荐当月杂志中优秀的文章,写清推荐理由,让其余教师有强烈阅读的欲望。为了传递身边的正能量,我们尤其是对潜江人、潜江教师自己的刊物——《潜江教育》格外钟爱。每年的6月份、12月份学校都举行以“我与《潜江教育》”为主题的征文。让我们看看下面几位教师征文中的部分文字,便不难体会《潜江教育》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周振珍老师:我感激你,不止你给了我滋养和启迪,也不止理论的研究和经验的借鉴。我感激你,还因为你对我不断激励。2012年10月在《潜江教育》首次看到我自己的拙作,是你给了我的欣喜,现在我更对《潜江教育》情有独钟,每当在教学和班级管理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时,我仍然想到的是向你倾吐……

徐芳老师:迈进“南浦论坛”,如走进教育科学的殿堂,不仅能领略他们研究的风采与办学的方向,还能从他们理性的思考、精辟的论述中,使我们从感性层面跨到理性的高度,产生质的飞跃,实现自我的超越,引领我们做一个教学明白人;欣赏“课程与教学”,似走进教学实践的百花园,我们从中欣赏到新颖的教学方法,领略不同风格的教学艺术,感受到奇妙的教学效果;打开“教坛感悟”,呈现出丰富的课程资源,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教材,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疑难;细读“班级管理”,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让我们明白管理也是一门学问,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使我成为班级管理的行家里手,多次被评为潜江市优秀班主任……

……

其次,为了实施全面而长期的阅读计划,学校在每年年初都要求教师制定教师个人成长计划,在计划书里明确规定自己的阅读书名、阅读笔记、阅读体会,并作为教学常规必检项目。


二、破解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培养教师问题意识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是必然的选择。课题研究的题目从哪儿来呢?当然是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其关键就是教师自己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提炼问题,并进行研究,并最终消除影响教学实效的因素,探寻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自己的专业真发展。

为此,学校每学期开学初,都要求教师依据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困惑问题提升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并认真填写“问题关注申报表”。学校教务处分学科认真阅读教师的提交的申报表,将问题归并,并针对问题要求教师做好相关主题研究的文章、书籍学习,做好相关笔记;平时用心实践,带着研究的意识进行上课,力争将常态课上成优质课,让学生受益;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强迫”自己及时、认真、真实地进行教学惠顾与反思。同时,为了获得同伴的帮助,学校的一系列教研活动主题,诸如同课异构、专题讲座、课堂诊断等活动都是根据教师研究的课题安排,在活动中,大家集思广益,教师学习的渠道变多了、思维变活了,使得研究更有成效了。为了使小课题的研究不走过场,教务处在每学期末做专项检查,对检查资料的目录、各种资料准备的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以此评定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学校还从教师中收集到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题讲座,过去一年,学校就开展了《怎样进行系统设计》、《怎样让反思深刻》、《怎样提炼问题》、《怎样提高文章发表》的专题讲座与交流活动,满足了教师内在的需要。

如我校的腊英老师,总认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系统的学习了语文,而大多数学生不能在生活中、习作中有效的运用语言,提出了“如何让文本的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的课题。通过近半学期的扎实关注,加强相关文章的学习、不断尝试上公开课获得同伴的帮助、写了大量的教学反思,最后通过收集整理撰写了《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化的策略》一文被《赤子》刊登,该文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完成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实行由“理解”到“运用”的跨越,并提出了相关策略在教师中间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三、成就教师成熟的秘诀——提倡教师专业写作


无数特级教师的成长经验告诉我们:倘若一个教师没有专业写作的习惯和“束缚”,这个教师就不会养成教学反思、教育思考以及及时记录教育事件的良好习惯,当然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更不可能不断超越,不断成长。

为此,学校在教师管理上,要求教师要具有专业写作的习惯与品质。每位教师都有一个写作本,他们会及时记录并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生活中、游戏中的不少表现;会实录了一节好课或差课的过程,并分析其中的原委;会写下了对各种教育现象的思考……正是这一个个真实地故事、一点点真切的感受,用文字的形式将其凝固成一颗颗可感可触的珍珠,从而使那些原本看似单调、平凡、重复的教育教学活动,由绵亘而来的岁月编织成为珍贵的项链,永久闪现出具有创造元素的光芒;正是这些随意的笔记下的事件和思考,久而久之,让教师们对那些看似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现象做到管中窥豹、发幽烛微,开掘出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正是良好的专业写作习惯,教师们的脑子更活了,更有强烈的自省意识,面对教育,既能正确衡量现实,又能科学预期未来,其思维能力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淬炼和增强。


四、创新教学常规检查形式——促进教师专业螺旋提升


过去,我们在教学月查中,对教学常规工作总是面面俱到,教师总是忙于应付,很少能主动探索。从2013年,我们改革教学常规检查形式,除了备课是必检之外,每月重点只检查一个项目。比如我们将教学反思、作业设计、教材解读、课堂设计、课堂评析等分别列在每月做重点检查与评比,这样通过近几年的轮回,教师的专业得到了螺旋式提升。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