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大学须容得下一两个“麻辣教师”

时间:2014-12-26     作者:马九器【转载】   来自:华商报   阅读


  日前,四川大学知名教师周鼎,发布自白书表示“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他表示,一直以为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上好课,但如今教学似乎成了副业,这让他非常失望,表示今后不再在川大开公选课。该校不少学生在网上表达了惋惜,因为公选课时周鼎的课曾几近挤爆选课系统。此事迅疾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12月24日《南方都市报》)

  让我们先抛开这个热闹的话题,静一静,思考一些常识吧。肥沃的土地为什么能结出最饱满的谷穗?浩瀚的大海为什么能催生最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无它,容也,即所谓“有容乃大”。此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社会也是如此。北大当年就被蔡元培打造得风生水起,星汉灿烂,不也正是“兼容并包”的道理吗?当下社会发展,尤其离不开这个“容”字,无论科技创新还是改革开放,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吃螃蟹者、没有特立独行的坚守者、没有另辟蹊径的探索者,时代要想进步无异于异想天开。

  常识妇孺皆知,那么大学应该怎么办才更有生命力?作为社会系统里知识、思想、人才最集中的地方,理所当然是最应该讲求包容的,这样的包容才能让大学成为一片沃土、一片海洋,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所以,首先一所大学对一位老师的“自白书”,说白了也就是对有克制的吐槽或者批评,要有一定的包容、容忍。

  周鼎老师被称为川大“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仅仅因为年限等指标而无缘更高职称,闻者莫不扼腕叹息。周鼎说他的自白书是“酒后醉话”,可是这些“醉话”里却有不少真话直抵一些弊病,因此获得广泛的共鸣。比如他说大学里“最牛的教师是拥有最多科研经费的人,而不是拥有最多学生听众的人”,比如他说“高校教授的主要工作是申报课题,报账, 还是报账”,比如他还说现在“学院也搞联产承包责任制,院长是包工头,教授是搬运工”,等等。

  周鼎一家之言或许有“一竿子打落一船人”之偏,但是他所言及的某些问题在很多大学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一些高校“唯论文制”、“唯课题制”的规则过于僵化刻板,让不少人学会钻投机取巧的空子、剽窃蒙骗的伎俩,而那些一心一意讲课、搞科研不懂潜规则的老实人吃了亏。这方面有大学行政化的弊端,也有科研体制不合时宜的缘由,因此公平失范、规则失灵的现象即使是少数,也很容易引发社会普遍的关注和不满,一个敢于讲真话的周鼎,即使只是克制地表达了批评,也很自然地在舆论上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暴。

  这样的批评或者吐槽再正常不过了,在正常社会里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常态,就像森林里的啄木鸟一样,难道把啄木鸟都赶走了树上就不生虫了吗?其实,对于大学而言,有责任感和教育情怀的校长们,假如校园内有这样的老师,实属可贵,恰恰可以帮管理者“照镜子、正衣冠”,如果能闻过即改,对制度、机制上存在的问题把脉、下药、治病,查漏补缺、取长补短,这不仅会让大学的土壤变得丰沃,更会让大学因为包容而欣欣向荣。

  春秋时期的古人都能容得下吐槽的“乡校”,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大学,更应容得下一两个“麻辣教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