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大学校花与名嘴的共同逻辑

时间:2014-12-26     作者:刘洪波【转载】   来自:南方都市报   阅读


  这两天,偶尔搜索了一下母校武汉大学,满眼是一名“武大校花”的名字,网页搜索是如此,新闻搜索也是如此。这名校花在“跑男”中走了红,于是“被A ngelababy喊女神”,冬日主题写真被赞“最美校花”,被扒整容史,被扒与男友激吻照,被扒男友为富二代,被扒二人聊天记录很逗比……如此等等,一系列的“被扒”故事。

  我当然知道,这就是炒作。出名要趁早,打铁要趁热,既然正在娱乐节目中走红,乘势而上是顺理成章的。被扒呢,曝光呢,被揭呢,还是放料呢,谁知道,也并不重要,反正都在起到加热的效果。

  搜武大,出校花,搜武大校花呢,一下子还会出来四五个,都是自动提醒的关键词。与校花一起的,还有“武大女神”。最有趣的莫过于校方也津津乐道。去年武大官方微博发出一名靓丽女生“笑盈盈放电”、手举“我在武大等你”的广告牌,引人争议,校方表示,这不是某个女生的自我炒作,而是校方策划的“招生妙招”。此后,各地的大学不知出了多少“我在这里等你”的校花举牌广告,无不是靓丽女生笑盈盈放电,似乎大学都不遑多让:“美女,谁没有呢?”

  前不久,在一篇以公园和茶楼研究近代广州的文章中看到,20世纪20年代,广州茶楼喜欢以女权名义雇用女招待吸引茶客,有的干脆就雇用妓女,还有茶楼打出“女侍皇后英倾城小姐恭候光临”等诱惑性广告,南堤一家茶楼干脆名为“性也”。比起“女侍皇后英倾城小姐恭候光临”,“女神在×大等你”的招生妙招在诱惑性上可谓不处下风。

  在满眼的“武大校花”中间,夹着武大医院荣登“公信力榜”、武大副校长某院士筑梦珞珈山等零星信息,显得很别致。还有一条武大某教授在中山大学一个名家讲坛出场的信息,与“武大校花”信息夹杂,颇为诡异。

  这名教授的讲题叫“重寻社会价值与信仰”,它被“校花激吻”的信息湮没,像是现身说法,表示价值和信仰确需重寻。如果恰好“校花”繁茂正符合其题旨呢,它被校花激吻的信息湮没,也可以视为得其所哉的一个脚注。

  讲座人物的介绍尤其给力,头衔有一大堆: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社会解剖师、社会问题专家、珞珈山的灵魂、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教父。头衔的规格是隆重的,力道是扎实的,但风格不可谓朴实,甚至有些华而不实。这当然也是为着讲坛的人气,跟“武大校花”不断有猛料轰炸人们的神经相当。不过,效果不甚理想,这么多的头衔,还是不如简单的“校花”二字引人关注。这也许会被用于说明“重寻价值和信仰”是多么迫切。

  当“重寻价值与信仰”也要拿各种吓人的头衔来冲锋,不只是本身显得不自信,本身就不符合严肃的题旨,而且信奉了与校花靠八卦热身的同样逻辑。且不说所讲的“价值与信仰”是否正确,单是这与校花同等的造势逻辑,就让人不敢恭维。何况,讲头衔,也得把头衔理顺了,“名嘴”、“灵魂”、“教父”、“社会解剖师”,这都哪儿跟哪儿呢?就算脑壳大,不怕戴大号桂冠,不怕叠床架屋,但左一顶右一顶,就不怕花式太杂?

  从校花、女神、招生妙招到教授的头衔,热度各有不同,但内在的精神相通。大学一贯拥有精神贵族才有的骄傲,现在又都在进行“主体性重建”,几乎都是在说要摒弃权力规则行之于校园,仿佛接上了世界大学正脉的样子。但可有哪所大学特别在意落入流俗?大学现在甚至已经成了中国式“成功学”的渊薮了。世界上有哪些主流大学是把“校花”、“女神”用为吸睛妙招,同时,教授乐于被称为“名嘴”、“灵魂”、“教父”的?(作者系长江日报评论员)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