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希望学校办不下去是个问题

时间:2014-11-13     作者:徐补生【转载】   来自:山西日报   阅读

11月3日,是大同希望学校创办21周年的日子。也恰在此时,曝出了这所专为全国贫困失学孤儿办的学校,在今年新一届招生季,首次出现“零招生”的窘况。若不扶持,将难以为继。
   此事的发生,等于是再次发出提醒和警示:希望学校办不下去,是个问题。
   从全国各地看,大同希望学校的境遇颇具代表性。因为从目前看,不少希望学校都“同难相怜”,陷入了难以为继的窘境,有些甚至早已经关门停办、荒芜或转作他用。
   所以,我们应该深刻反思、积极应对的是,为什么一所又一所希望学校始于满满的希望,却最终陷入空空的失望乃至绝望;而不是一味质疑和指责大同市型煤厂,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学校,会变成今天这样。
   当许多企业办子弟学校时,大同市型煤厂却办了贫困失学孤儿学校,不仅独立出资并管理,而且实行免费的寄宿制。当绝大多数企业不再办学时,大同市型煤厂却选择了继续坚持。因此,尽管大同希望学校变得由盛而衰,但这份爱心和这种坚守,理应赢得尊重和同情。
   再者,大同希望学校陷入困境,固然与大同市型煤厂因煤炭形势持续不好、自身经营困难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大环境所迫,与贫困失学孤儿逐年减少、学校招生竞争不断加剧大有关系。
   在笔者的家乡,几年前也建了一所希望学校,是由当年插队的北京知青捐款,村里考上大学在外工作的不少人听说后,也慷慨解囊。可建起来后,每个年级本应该三四十名生源,全校师生却不超过50人。因为绝大部分家长宁愿租房陪读,也要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
   同样,由县财政出资,邻村一所初中建起了漂亮的教学楼。这是大好事,也的确是喜气洋洋剪了彩的。可漂亮的教学楼不等于好学校,家长和孩子们还是宁愿舍近求远,外出上学,以至崭新的教学楼一直冷冷清清。
   由此可见,希望学校办不下去,固然是个问题,而更严重的是,越来越多的村办小学和初中办不下去,才是大问题。
   同样的问题,也出在更高一级的学校。一所县中学,虽然在当地是最好的,但面对市里更好的中学,每年只能招收到二流的学生。而苦心培养出来的学习尖子,也常会被市里甚至省城的名牌中学挖走。至于好老师,更是难以留住。
   凡此种种,都是大同希望学校不可能不遇到的问题。既然学校与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出现了名校与普通学校之分,学生不可避免地“用脚投票”,又怎能是大同市型煤厂及其所办的大同希望学校,能够左右得了的呢?
   所以,大同希望学校要想继续办下去,仅是免费和公益已经不够,而需要解决教育质量相对不高的问题。当地政府仅是从财力物力上支持也不够,而需要支持学校办出特色。否则,只能面对越来越大的招生压力。
   欣喜的是,为复兴大同希望学校,大同市城区提出的一揽子扶持计划中,既有开列专项资金,也有选派骨干担任校长。不仅扶持全面具体,而且抓在了点子上。相信,如果各地都能这样,希望学校也就会真的有希望。而希望学校、农村学校办不下去,也将会不再是问题。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