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职业考试群体作弊频发探因:拿到证就可以加薪,所以铤而走险

时间:2014-11-02     【转载】   来自:新华网   阅读

  

 

  我国目前有1000多项职业资格考试,群体舞弊事件多发生在通过率低、“含金量”高的证书考试中。 CFP 资料图

 

  作为对行业人才技能水平和从业资质的权威认可,职业资格证书每年都吸引数以百万计的人为之奋战。然而,在司法、药师、建造师等高技术知识含量职业资格证书备受追捧的同时,这些证书考试的群体舞弊也在大肆上演。众人追逐的“一纸证书”背后到底有多少含金量,让众多考生不惜铤而走险?如何理顺职考体系,让考试回归选拔行业人才的本质?

  取消成绩、终身禁考难敌作弊术?

  在最近的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云南省、陕西西安、河北省秦皇岛市共查处作弊考生3700余人次。作弊人数之多、手段之高引发社会关注。

  然而,记者梳理发现,不独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有群体作弊现象。今年9月份举行的国家一级建造师考试中,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抓获13名涉嫌作弊的嫌疑人,四川“逮”住213名作弊者。不久前的司法考试中,湖北省十堰市无线电管理处发现一个罕见的作弊频点,缴获耳机、无线转发器等各类作弊器材4台。

  按照有关规定,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参与有组织作弊的,当次全部科目成绩无效,2年内不得参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而同类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着更加严格的处罚措施,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执业医师考试参与有组织作弊的,当年考试成绩无效、终身不得报名参加;司法考试也有着同样的终身禁考规定。

  尽管设有一道道“紧箍咒”,但职业资格考试群体作弊仍频发,且呈现出有组织化、专业化的趋势,形成灰色产业链条。特别是利用高科技设备和手段作弊的现象更加严重,不但参与人数上升,还增加了查获难度。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