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校长对策时间:2014-01-29 今年暑期当我到浙江一些名校参观时,让我感慨颇深,它们和我们农村学校的差距不仅仅在经济方面(起码相距十五年),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办学理念陈旧,教师们工作积极性不高,他们似乎没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他们中更多的人只是把教书作为他们谋生的手段,至于育人以及学生的将来,国家的发展等和他们似乎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更不要谈创新了。这也引起了我对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深深思索。 我认为我们农村学校教师积极性不高有以下原因: 一、教师待遇低,不同地区教师工资差距明显,这是被大家普遍认同的一点。 因为教师工资差距太大,有的地方就是一田之隔,像黄陂和孝昌,教师工资差距是一倍多,这种人为造成的不平等,可以说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教师这个群体的收入,较社会其它职业,可以说处于偏下水平,而教师的工作强度应该是超出了其它职业,这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二、社会对教师的不理解、不尊重。 近些年,社会对教师的整体评价是不好的,什么乱收费,体罚学生,误人子弟等等,大家对教育更多的是批评、指责。更有甚者,像学生殴打老师,家长殴打老师的现象在农村学校也时有发生,这必然在教师中产生一种困惑:学生、家长不尊重我们教师,我们是否还有必要对他们负责? 三、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教研教改观念相对弱化。 因为经济和地域原因,一些教育专家更多观注的是城市学校,为他们学校作规划、谋发展,带去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而农村学校很少有人问津,农村的教师更多的靠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提高自己,经验支配着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他们没有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教研教改的活动中去。在农村,如果学校通过抓教研来提升办学质量,教师们更多的是消极怠工,其难度是非常之大的。 鉴于以上原因,校长可作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首先解决意识问题。思想意识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 校长可通过学校职工大会,教研会等平台向老师们阐明老师的职业责任、职业理想、职业操守,以点燃大家献身教育的星星之火。还可以请进一些知名专家到学校讲座,向老师们传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他们面对面的进行思想碰撞。当然,校长还要借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以改变其思想,千万不要因为经费问题而放弃。 二、通过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学校完全不开展活动,势必缺乏生机和活力,而校长每学期组织一些相应的活动,以增强老师们的凝聚力和活力是很有必要的。而在农村,教师们的工作生活相对单一,这就更有必要了。如可开展每月评选优秀教师,年终评选优秀教师的活动,并设一定的奖金。开展优秀教师讲座活动,力争让每位教师都有展示自己工作经验,成果的平台。还可开展校内篮球赛,乒乓球赛等。相信教师生活、工作激情被点燃,其职业倦怠自然会消除。 三、校长要努力实现学校的制度创新,以激励先进。 这就要求校长要有一定的远见卓识,要从学校发展的高度建立健全学校相关制度。而新制度的出台往往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其间的阻力是可想而知的,这也就要求校长应有一定的毅力和魄力。只要学校形成一种激励先进的校园文化氛围,那么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 四、凝聚人心。这应是校长工作的重点,也是学校完成好其它工作的重要前提。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大家心气顺,才会乐于工作,勤于工作。一旦校长和教师对立,其后果一定是教师消极怠工,这也势必会加剧教师的职业倦怠。校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以身作责,勤奋工作,做好示范。只有校长永不懈怠,才能影响、感染我们的老师朝着积极的一面发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求老师做到的,校长要首先做到。二是积极主动的化解校园矛盾。有人群的地方就一定有矛盾,校园也不例外。有时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领导之间的矛盾会对教师的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作为校长要见微知著,适时地予以化解,而不能听之任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三是要努力为教师谋发展,谋福利。对于一些积极要求上进的同志,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任人唯贤,批评和帮助相结合的原则,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诚心诚意的为他们谋发展。同时,对于教师当得的利益和合法权益,校长应不遗余力地支持与维护。只要校长用一颗赤诚之心待人做事,并以身作责,坚持正义,那么还会担心我们的教师消极怠工么?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对我们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确实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该引起大家的关注与思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