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高考后放松不等于放纵

时间:2014-06-17     【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期刊网   阅读


  据媒体报道,今年高考刚刚结束,各地旅行社、酒店、驾校等商家就早早行动起来,争相推出“考生游”“谢师宴”等特色消费“菜单”。一场针对高考后考生的掘金大战悄然打响。

  逐利的天性让商人们敏锐地嗅到了高考生身上的商业价值:年少、多金、少理性。所谓多金,并非说这些高考生的家境都多么富裕,而是处在高考结束后这一特殊时间段,父母不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想到孩子十几年寒窗苦读的不易,大多会比较大方地支持孩子的旅游、餐饮、购物等各种消费,作为对孩子的一种奖赏抑或补偿。而高考生们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花父母的钱大多心安理得。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幅浮世图景:父母们颤抖着手掏钱,高考生们挥舞着手花钱,商家们掰着手数钱。

  平心而论,这场一年一度的“高考后消费”,并无明显的欺诈或胁迫成分在内,大有“周瑜打黄盖”的意味,家长、考生、商家各取所需。然而,这样就说明没问题吗?学生们高考后放松,原本无可厚非,但凡事都应当适度,以不损害身心健康,不给父母增添过大压力为准。但我们放眼所见,饮酒聚会、彻夜狂欢、盲目消费等行为在高考生身上较为普遍,积极的放松经常沦为消极的放纵。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过度紧张与过度放松都有害,这是古人所说的至理名言。而很多学生在高考前后恰恰容易相继犯下两大忌讳,这对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中国教育报 杨国营)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