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戾气”伤及校园时间:2014-06-17 近期,国内多地发生牵涉校园及在校学生的暴力案件,引发公众的种种忧虑。人们不禁追问,原本清净的校园,何以郁结如此沉重的“戾气”? 校园暴力本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取人性命、伤及无辜,已非“年少顽劣”所能掩饰。当事者,虽正值豆蔻年华,个人道德品质已然偏离正轨,走上了歪风邪路。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口号尽人皆知。“德”字当先,则更体现出德育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面对升学考学的巨大压力,面对以分数选才的选拔模式,在所谓“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情势下,一切与提高分数无关的活动都被压制与缩减。 重“术”轻“道”的倾向,让相对抽象的德育工作被弱化、被简化,被忽视。德育的旁落,让本应令人回味的同窗之谊,愈发成为紧张滞涩的同类相搏。 校园之外,“社会戾气”也在向校园内侵袭。耳闻目睹窗外的“社会戾气”,窗内的青年恪守道德,着实不易。 5月31日,江西两名高中生不顾个人安危、勇斗凶徒,又让公众看到了青年人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希望教育部门、学校真正把“德育”两个字落到实处,让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高地。 (新华网济南6月17日电 记者 萧海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