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教育亟须“应急人才库”时间:2017-03-04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表示,在大量新增的学位需求面前,海淀区基础教育师资正面临总量和结构双缺失的挑战。2016年,海淀区启动了教育高端人才储备库,面向全球招揽人才。进库人员不设编制,但待遇比在编教师要高,且根据评估每年浮动。用收入杠杆鼓励入库教师向普通学校倾斜,明确同等水平教师去农村学校执教薪酬更高。 为应对基础教育师资面临的总量和结构双缺失问题,北京市采取建立应急人才库的办法应对,这无疑是个好举措。而且我们也相信,由于北京市所具备的地域、环境及承诺的待遇更高等优势,尽管对进库人员有不设编制及目标要求等条框限制,也一定能招引到许多优质人才,从而解决相应的教育难题。 然而,看了这则新闻后,作为一名长期在中西部边远农村工作的教师,我多么希望农村教育也能有应急人才库的支持和扶助!我所在的农村学校,长期以来面临教师总量严重缺编、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的窘境,尤其是“二孩”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更是令学校在教师调配上捉襟见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学校一般采取招聘临时代课教师的办法,但由于临时代课教师既没有编制,工资待遇又极低,而且还是根据学校需要“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毫无稳定保障,因此难以招聘到相对优秀的人才。 于是,在一些偏僻的乡村学校,充斥着大量的临时代课教师,他们或是一些早已退休、精力严重不足的老教师,或是一些尚无教学经验、等待参加教师资格证或教师招聘考试的青涩年轻人,有的甚至是社会闲散人员,加上学校对这些临时代课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要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在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农村教育一直是各个地区的一块最大短板,而农村学校师资又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大问题。要求短时期内解决所有农村学校的师资短缺问题,或许并不现实。因此,由政府出面建立应急人才库,替代学校自主聘请临时代课教师,不失为一个更好的办法。 建立应急人才库,由相关部门统一调配安排解决一定范围内的师资短缺问题,主要有几方面好处:一是让应急人才的待遇更有保障;二是工作稳定性得到一定保证,虽然应急人才不一定总在某所学校工作,但更容易得到妥善安排;三是加入了评估浮动的收入杠杆,有利于调动应急人才的积极性;四是可以适当组织相应培训,解决应急人才的素质提升问题。而有了以上几方面好处,无疑能使应急人才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更好地解决农村学校因师资短缺造成的教育质量低下问题。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