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留念无须“奢华范儿”时间:2024-07-05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不禁想到近年来各地出现的“高价毕业照”现象,原本淳朴的纪念活动尽显“奢华范儿”,不仅没有赢得家长的认可,还引来众多质疑和反感。究其原因,不外乎奢华的代价难尽其意,既过多占用学生学习时间,又情感绑架了家长,还给困难家庭平添了经济负担。 诚然,毕业需要仪式感,过度追求奢华的仪式则可能让其失去应有的淳朴模样。一方面,高价的背后可能泛起攀比的浪花,易让学生产生不良心理;另一方面,在奢华的“最后一课”里让学生回忆母校生活、同窗之情、师恩之深,也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不让毕业季失去淳朴模样,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用心防范商家诱惑,不落入消费陷阱。在毕业季,通过一系列纪念活动与多年相处的老师、同学加深感情是不少学校的传统。纪念活动自然会产生费用,有条件从班费支出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没有条件合理分摊也属正常操作。但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商家从中嗅到了商机,不遗余力对各种纪念活动进行高档包装并制造声势,在学校、班级、学生之间营造攀比氛围。采用商家“奢华创意”的毕业活动耗费了师生和家长较多时间,既要按照策划好的美篇或视频脚本拍摄音视频资料,还要另行购置道具,各种费用悄然累加,自愿消费转变成了绑架支付。如此活动难免会给学生留下不美好的印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学校和家庭要看透商家的宣传套路,避免落入过度消费的陷阱。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秉持就地取材、简单实用的原则精心营造难忘时光。学校立足自身条件举行各类纪念活动,更能彰显学校教育的温度与气度。比如举行“勿相忘”诗词会、“情意绵绵”告别班会,质朴、轻松的活动方式,内涵丰富的创意活动,更易增进师生、生生的情感,既凸显毕业季韵味,又真正面向每一名毕业生。其实,本应淳朴的毕业活动没必要小题大做、大张旗鼓,也没必要不计成本、不惜动用校内外各种资源,更没必要过度追求场地档次、活动氛围,盲目追求奢华包装必然舍本逐末,弊大于利。 通过管理压实各方责任,达成淳朴度过毕业季的共识。毕业活动“逆淳朴”“反淳朴”现象年年出现,不堪其扰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为杜绝此类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紧盯“淳朴目标”,进一步强化督导与问责,压实学校管理者责任;学校要有鲜明的态度和立场,消除毕业纪念活动中的攀比、奢华风气,将重点放在发挥各种活动的德育功能上;班主任在班级内也要引导学生朴素度过毕业季,无论拍毕业照还是举行师生告别会,活动尽可能在校内开展,控制活动费用,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师生共同维护“淳朴的约定”,合理安排活动,不影响正常作息,同时尽量避免攀比状况的出现;家委会也要积极发挥作用,做好各类纪念活动的策划方案、费用支出并及时在家长群公布。 社会飞速发展,各种形式的毕业纪念活动扑面而来,学校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也必须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少点奢华粉饰,多些学有所成的感恩、难以忘怀的勉励,让毕业季变成学生终身受益的“感恩季”“互勉季”。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 上一篇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礼物下一篇“谢师宴”不能变了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