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三问贵州毕节考生高考志愿“被填报”

时间:2016-08-14     【转载】   来自:京华时报    阅读

      近日,贵州毕节一名考生高考志愿“被填报”事件,引发舆论关注。考生的志愿是如何“被填报”的?招生院校有无违规行为?招生环节中出了哪些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志愿是如何“被填报”的?

  这名高考志愿“被填报”的毕节考生,名叫杨维嘉,是一名舞蹈艺术特长生,今年高考成绩是316分(文科)。高考成绩“出炉”当天,自称帮助学校做招生工作的学生张珊珊联系了她,并推荐了湖南都市职业学院,还向她索要准考证号和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密码。

  杨维嘉说:“她告诉我,如果我给了她密码,学校会先进行审核,如果通过审核,会方便我第一时间被录取,还许诺我可以得到第一年3000元的助学金,还能和学校签订协议,在毕业的时候给我安排工作。”

  杨维嘉说:“当时就是觉得反正成绩也不理想,姑且就把这个学校当作是一条‘后路’。第二天早上,就把准考证号和密码给了她。”

  “但我多次嘱咐她,千万不要登录我的志愿填报系统,不要影响我填报其他志愿,她当时同意了。”杨维嘉说,“可几天后,填报系统启动的当天凌晨,我的高考志愿还是被填报了湖南都市职业学院,而且其他志愿也都被选择了放弃。”

  记者联系到湖南都市职业学院的董事长吴芳和学生张珊珊。吴芳告诉记者,每年学校都会选派一些在校生帮助学校招生,此次替杨维嘉填报志愿的张珊珊正是学校的大一学生。

  个人“误解”还是校方违规?

  张珊珊告诉记者,招生期间,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帮招生老师挨个打考生电话,介绍学校和专业情况。

  张珊珊称,给杨维嘉填报志愿是“误解了杨维嘉的意思”。她说:“当时多次交流后,杨维嘉表示过自己有填报本校的意向,成绩出来之后,杨维嘉就立即告诉了我她的分数,并且把带有密码的准考证拍下来用QQ发给了我。”

  “我是湖南的考生,不知道贵州的志愿填报是填后上交就不能改的,当时我以为她是要我帮她填志愿,而且填完之后能修改,没多想就帮她填了。我在她的第一志愿上填了我们学校,别的都是空白。”张珊珊说,填完之后她和杨维嘉联系,才意识到自己误解了杨维嘉的意思,闯了祸,一直非常自责。

  谁该为“被填报”的志愿负责?

  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填报志愿绝对不属于学校主观上的故意“偷填”,但也暴露出学校在当地的招生负责人有工作上的疏漏、招生人员对于当地招生政策有误解等问题,学校将会查漏补缺,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理。

  湖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责成学校向考生及家长公开道歉;二是积极与贵州省教育厅协调,妥善处理此事,在政策范围内尽可能地维护考生权益;三是成立专题小组,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作出严肃处理。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