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为学校跑道“闻气味检测法”点赞

时间:2016-07-28     作者:王 彬【转载】   来自:浙江教育报   阅读

近几年,“毒跑道”事件愈演愈烈,涉及的省市和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对跑道建设进一步严苛标准,细化规范是社会的强烈呼声。7月2日,我省发布了学校合成材料运动场地建设和使用的“新省标”。对运动场地的使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管理要求,如验收合格的场地要安排两个月以上的空置时间,并引入了“现场气味评价办法”,相关评定小组为5人,由身体健康的在校教师、学生家长或校外专家担任。

据了解,目前跑道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现有塑胶跑道国内相关建设标准与场所实地气味感受存在差异。国标委在2011年颁布的国家标准中,删除了报批稿中关于有机溶剂的限量,而对苯类溶剂、TDI限量进行了放松调整。因此,制造商在铺设塑胶面层时,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甚至使用毒性臭味溶剂。这直接导致标准与现实之间产生差距。具体来看,虽然对跑道的各项检测指标按照标准是合格的,但操场上仍有异味,在夏季尤为严重,并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了伤害,这就是难点所在,也是相关部门需要思考和关注的地方。

校园是公共场所,体育设施安全事关学生群体的健康。而我省推出的“现场气味评价办法”,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来应对有欠缺的国家标准,更主动地摸索务实的解决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来看,在国家标准还没有调整好、规范好的前提下,这一方法能够较好地规避缺陷,保证效果,并且能得到公众的接受和认可。这样,也使生产企业、施工企业的执行更加明晰,而且能为监管部门提供督查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毒跑道”事件的发生。

这种“现场气味评价办法”更注重细节考量,会综合考虑建成时间、天气、室外温度等因素,及时调整使用时间和频率,当室外温度较高时,可在上课前对合成材料运动场地气味进行评估。这些细节规定一旦落实得好,并能持续践行,不仅有助于规范跑道建设,还能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最关键的是,这一方法的评定小组成员里,有教师、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方,他们本身的身份和角色就能很大程度上保证评定小组的可靠性和务实性,形成监管屏障。

确实,在目前情况下,我省推出的“现场气味评价办法”值得借鉴和推广。同时,也能提醒相关部门,要处理好目前不健全的国家标准与现实的关系。当然,也不能忽视监管和问责机制的完善,补上监管缺位,继续坚持一追到底,绝不姑息的态度。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