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谁为大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

时间:2016-07-10     作者:林曦【转载】   来自:蒲公英评论网   阅读

  这些天,大学已陆续结束了期末考试,考试前老师、辅导员反复叮嘱、强调考试纪律,考试中却仍有学生作弊被抓“现行”。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考试只求过”并不是他们的唯一追求。期末成绩与奖学金、保研资格、“优秀毕业生”称号等高校制度挂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故期末考试中也应当有对应的监管措施。而在实际监考过程中,由于监考员的漫不经心,加之“破窗效应”,作弊现象并不少见。

  个别监考员由于“师生情”,即便抓到学生作弊,也不会按照学校规定对其实行相应的处罚,而是将本科目的考试以“及格”或低分处理,这其实是对作弊现象的纵容。再有甚者,监考员在考场上公然玩手机、打瞌睡,全然不履行监考义务,这就像治安真空之于盗贼,考试之公平性不再。

  大学教育是德智体美的复合培养过程。而学生若在考场没有半点规则、纪律意识,一旦尝到甜头,就会形成坏习惯。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习惯的过程。这句话最贴合教育之本质,而作弊这种蔑视规则、纪律的行为,怎么能在大学之中大行其道?

  考试作弊,对大学教育敲响了警钟。连贯地看待九年义务教育、三年普通高中教育、四至五年的本科教育,要说作弊什么时候最容易,我认为是本科。翻阅许多大学的期末考试题,特别是社会科学类科目的考试,它们的应用性不强,到处是“概念”、“意义”、“作用”等问题的堆叠,而这类问题在课本上已做出了明确的解释。

  试问,这种简单地考察背诵、记忆能力的期末卷有何引导意义?不但没有,此类题目还为作弊提供了便利。在大学考场上,在手上打个小抄或者去厕所上网搜题,就能快速地知道答案,考个及格甚至优秀都不是什么难事。大学期末考卷应用性命题鲜少出现,这尤为值得警惕。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