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现有教师聘任制已到反思之时

时间:2015-11-27     作者:线教平【转载】   来自:光明网   阅读


  新学期伊始,深圳大鹏新区葵涌二小英语教师袁老师却无法返回工作了11年的教师岗位,她与另外7名临聘老师于7月10日被学校以投票淘汰制的方式表决后解聘。校方与大鹏新区对解聘的决定表示无奈,并称由于执行控制临聘教师比例的相关规定,深圳市有数百名临聘教师在此轮整顿中被解聘。(9月14日《京华时报》)

  临聘教师只是一种说法,其实和代课教师的称谓并无实质的差别,都属于教师临时工范畴。既然是临聘,当然是为就急用。可是,让人惊讶的是,这些临聘或者代课教师往往一聘就是数十年甚至更长,凸显出学校缺人是长期的,绝非只是一时之需,这也是校方无奈之处,这也是临聘教师超配多年成顽疾的主因。而这些临聘教师,不少又是从欠发达地区“流入”而来,这些人中不少在当地曾经有编制,他们的流出又使当地面临教师有岗却无人的尴尬。这些现象表明:现有教师编制急需改革,现有教师聘任制已到反思之时。

  临聘教师的遭遇,凸显出我国教育用人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在人口不流动的前提下,各地教育和劳动主管部门可以有计划,按一定的比例配备教师编制。但是,随着流动人口的变化,生源问题随之而变,由此造成流出和流入地都面临教师编制结构性欠缺。但是,现有教师聘任制的死板,既为沿海城市和大城市临聘教师的激增和解聘埋下伏笔,也成为了因待遇不公而引发诸多矛盾的引火线,这对于我们的教育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依理依法,教师除了教育教学水平上的高低造成的差别外,就不该有地域和身份上的差异,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历史遗留原因,事实上这种差异相当大。以深圳大鹏新区葵涌二小临聘教师为例,报道称,单固定工资一项就是7000元,加上其他收入,收入比内地正式在编教师还高出数倍,而劳动量却又不见得比内地的教师多多少。但与此同时,与当地的正式在编教师相比,却又不得不面临“同工不同酬”的尴尬,也激发了不少社会矛盾。

  为此,广东在2008年就曾制定下发《广东省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规定在2009年年底前,要解决代课教师福利待遇低和逐步理顺代课教师的入编问题,深圳2009年《深圳市公办中小学临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也明确规定,要求“临聘教师比例不得超过事业编制15%至20%”,但近年来,临聘老师非但没有减少,而且超比例成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发生在深圳的临聘教师解聘事件是一个缩影,映照出原有的教师编制已经很难满足当下随着生源变化教师缺编的需要,急需调整;同时,为防止若干年学生数回流后的教师超编的浪费,急需探索新的教师聘任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难题。

  当然,这意味着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推进教师队伍编制改革,让编制内与编制外的教师享受到同等的待遇;同时,也意味着政府要承担主体责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