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如何才能让教师“轻装上阵”?

时间:2015-09-04     作者:张玉波【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期刊网   阅读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中小学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为学生“减负”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此同时,教师“减负”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减轻教师的负担,既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教师负担来自何处

  在与教师们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当前教师的负担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时间长,杂事多。虽然实行8小时工作制,但教师工作性质特殊,很难界定“8小时”内外,超负荷、超时间工作成为不少教师的工作常态。一位初中校长形象地说:“除了环卫工人,起得最早的恐怕就是教师了。”对于寄宿制初中、高中的教师来说,“朝六晚十”是工作常态。据一项调查统计,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多1.67小时,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特别是任教初中、高中毕业班的教师,一天工作超过10小时的情况非常普遍,教师不堪重负,极易导致职业倦怠和心理疲劳。据南京市一课题组对该市40岁以下青年教师进行的抽样测试与问卷调查显示,53.9%的教师周课时量是10~15节,加上备课、批改作业和其他管理工作,大部分教师反映工作压力大,53.9%的教师感到较累,22.9%的教师觉得很累,有三成教师失眠,青年教师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除工作时间长之外,事情繁杂也是教师负担重的原因之一。教师除了正常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竞赛外,还有数不尽的单元考试、每月一次的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班主任还要进行家访,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养成教育、个别教育,要组织学校的各种活动;还要写学科教学计划、习惯养成计划、安全教育计划、课外活动计划、教研计划以及相应的各类总结,还要记读书笔记、业务学习笔记、政治学习笔记、家访笔记、作业批改记录、听课评课记录、学生成长记录以及教学反思、试卷分析、教学论文,等等。繁重紧张的工作,使教师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感到又烦又累。

  二是各种检查过多过滥。据一位小学校长介绍,每当岁末教育督导评估时,有时一天就会接到十几个活动或者检查的通知,老师们不得不停课准备材料,应付检查。学生们天天忙着大扫除,老师们忙着“造”材料,冲击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除了教育内部的检查、评估外,教育外部的检查也越来越多,比如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安全检查、校车检查、卫生检查、防疫检查等。另外,一些部门喜欢到学校组织开展一些活动,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而学校对此又不能拒绝,校长有苦难言,教师无可奈何。

  三是各级培训多。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越来越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由此导致教师培训层次多、内容多、人数多、范围广。特别是在每年寒暑假期间,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层出不穷,不少教师要接连参加好几次培训,本应该可以好好地休整一下的假期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教师不能好好休息放松,对培训产生抵触情绪,怨言不少。除假期间的集中培训外,各地和各校还因地制宜开展了诸如远程分散研修、跨校集体研修、校本培训、小课题研究等方式的教师培训。这些培训一般安排在周末或者晚间,占用了教师正常的休息时间,教师意见很大,效果可想而知。一位教师呼吁:“领导要好好体谅一下基层教师的辛苦,听听老师们的心声,保证老师们正常的休息权利吧。”由此可见,培训过多过滥已引起教师反感。

  四是班额过大,教师工作量大、负担重。当前,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超班额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教师工作量因此相应增大,工作难度更是加大。据一位校长介绍,他所在的农村小学按1:24.5的师生比例核编。一所有520名学生的中心小学,有12个教学班,周课时达360节,核定教师数仅为22人,实际投入教学一线的教师18人,人均周课时数达20节之多。一位教师反映,她所教的班有60多名学生,超出正常班额十几人。每篇作文的批改时间以两分钟计算,批改完一个班的学生作文总计需要两个小时,而实际上,所用时间远远大于理论计算,加班批改作业是常事。不仅如此,班额大造成上课难,班级管理难,学生教育难,工作量成倍增加。在不少学校,教师为保证上课效果,保护自己的嗓子,不得不用麦克风。

  五是教师考核压力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地普遍实施了教师聘任制和工资绩效制,量化考核成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手段。量化考核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荣誉和绩效工资,因此导致了教师间的激烈竞争。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工作简单化、教条化,将量化考核当做一个“万能筐”,什么都往里装,把教师的一切工作都进行“量化”处理,评价项目繁多,评价手段单一,教师为“分”而工作,分分必争,斤斤计较,导致校长与教师之间、教师之间、班级之间、级部之间关系紧张,矛盾不断。

  教师“减负”,需多管齐下

  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没有愉快的教育,就不会培养出有自由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将教师的负担减下来,让他们幸福地工作,让学生们愉快地学习呢?记者以为需要多管齐下,治标又治本。

  一是全社会必须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快推进教育改革,更加明确教育改革的总体设计,更加明确教改的时间表,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和教师评价体系,加大对各地政府的教育督导,加大对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政策落实的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从上而下逐步改善教育大环境,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为教师工作松绑。

  二是深入调研,找准教师负担重的病根,完善制度,根除痼疾。要建立健全科学化、人性化的教师评价体系,坚决杜绝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实行多元化评价、人性化评价,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调动教师的内在工作动力,变“外牵”为“内驱”,改善教师工作的“小环境”。

  三是学校管理要突出人性化,减少刚性量化考核,实行柔性化管理。学校管理者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管理方法不能简单粗暴,评价教师手段不能单一。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各种考评措施出台前,要充分征求教师意见。要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工作中多些商量,少点命令;多些鼓励,少点批评;多些发现,少点埋没;多些期待,少点责备,努力发现教师工作的闪光点,让教师拥有成就感。学校领导要切实关心教师生活,解决教师的生活困难,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使教师轻松愉快、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