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应该给教师安全感时间:2015-09-03 最近,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包集中学的梁云林老师心情颇不宁静,由于学生的恶作剧自己处置失当,打了学生一巴掌,直接被教育局开除。此事经媒体曝光之后,在社会引发广泛讨论。6月5日梁老师申请复核,经过复核,当地教育部门决定将开除变更为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一级。 在媒体和网民的热烈争议中,事件处理结果终于出现过山车式的变化。想必,自始至终,处于事件旋涡中央的梁老师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备受考验,凡是老师都可以感受他的惶惶不可终日,那些没有安全感的日子里的难受。在为梁老师松一口气的时候,不得不感谢互联网时代为广大人民群众表达民意提供很好的渠道,让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变得冷静。 毋庸讳言,教师职业并不因为崇高伟大而伤害不能近身,反而正是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经常让教师遭遇“秀才遇见兵”的尴尬,在与社会的交往当中有无力感。 也许有人会问:哪个职业没有风险?可是我要说,当教师安全感都没有的时候,你就别指望他能教出什么好的学生来。 窃以为,教师的安全感来自三个方面:待遇的保障,经济上有安全感;法制的保障,人身有安全感;专业的保障,心理上有安全感。 在一个社会群体当中,教师的收入水平只有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准才不至于让他为生计分心,从而不影响他对精神层次的追求、对教育的投入与专注。当前社会不能要求教师精神上追求崇高伟大,物质上又要其安于清贫,这是一种违反人性的不道德。一句话,教师工资不能低。高点怕什么?不是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吗?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幸福的教师。 教师的职业生活应该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空间。当下,一些教师的教育生活经常受到学生、家长甚至是一些部门的干扰,教师苦不堪言而没有申诉的渠道,甚至到了权益遇到侵害却不得不隐忍的境地。这样的话,久而久之教师必将失去职业的尊严,失去职业发展的动力甚至失去做人的尊严。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为教师的权益提供职能上的保护,法制部门应该为教师提供安全的法治环境。教师不要怕家长,校长不要怕家长,局长不要怕家长。到底怕什么?怕,来自哪个方向的力量?法律,应该为学校教师提供有力保障。 教师的专业性要求其能以丰富的专业技能,作为自我保护的屏障。教师要时刻坚守专业从教的底线。一些教师之所以被诟病,正在于体罚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途径有很多种,教师一旦在突发的教育情境中缺乏专业水准的应对,往往会置自身于不安全的境地。如今,社会对教育的极大甚至是过度关注,客观要求教师做事有理有据,而教育的专业性则要求教师做事有智慧有坚守,这是更高层面的要求。 对教师的态度,就是对未来的态度。谁应该给教师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