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选择

时间:2015-07-09     作者:盐城市教育局局长 殷勇【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期刊网   阅读


  所谓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有着浓厚的区域和自身特色,对学校全体成员进步成长有着熏陶浸染作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当前,在基础教育初步实现基本均衡,发展方式由重视规模外延扩张转向重视质量和内涵提升的关键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如何落实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注重传承,创新发展。古今中外有影响力的学校都十分注重学校文化的传承,无论是百年老校还是新建学校,只要有历史,有昨天,其办学经历就是一笔财富,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石。每所学校都应从过去办学实践的积淀中,继承优良传统,薪火相续,不辍弦歌。在注重传承的基础上,学校还要坚持创新发展,找寻和挖掘促进现阶段文化建设的力量,在紧密结合实际、适应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放宽眼界,敞开胸怀接纳时代的八面来风。

  保持特色,持续发展。体现多元性、独特性,避免“千校一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应该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原则,明确文化建设的思路。在文化特色定位上,要扬长避短,根据不同学校的条件和特点,找准突破口,选好切入点。可以选择弘扬区域文化,可以选择传承国学国粹,可以选择新课程开发,发挥学生特长秉赋等等。特色、特点的确立,既要得到家长社会的高度认可,还要能够持续推进。要形成学校文化特色长期稳定发展的有效机制,不能因人事更迭而改变,不能因经费等客观因素而弱化,而应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将特色做优做强。

  区域推进,共同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同样有着区域均衡发展的问题,在坚持“一校一策”、分类指导的同时,更要面向全体学校,实现区域同步推进,共同提高。要重视农村的学校文化建设,实现农村和城市文化建设的良性互补。注重发挥城市窗口示范学校在文化建设中的带头示范作用,促进其与农村学校建立文化建设联合体,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引领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加强文化建设,形成全区域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崭新局面。

  丰富载体,人本发展。学校文化是一种环境、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场”,育人于潜移默化之中。这就要求无论是学校的硬件设计,还是制度规范的建立乃至各种活动的开展,都要把促进师生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要注重文化发展的载体建设,努力搭建各种平台,形成“文化育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我们开展“双语阅读”教学活动,打造“书香校园”“信息校园”“魅力校园”,举办学生才艺比赛等等,都被实践证明是建设学校文化载体的有效手段。

  循序渐进,高位发展。如果将学校文化建设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个层面,那么物质文化可以说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制度文化居于学校文化的中层,精神文化则是学校文化的内核。这3个层面都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不同的发展进程中又有所侧重。如今,精神文化越来越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同时也是新时期抢占教育发展制高点、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要以精神文化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集聚校园向心力,培养校园气质,打造校园风范,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