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校长别“走马灯”地换时间:2015-05-28 某大学频换校长,被校内外形容为一场风波。昨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教育界大型论坛上,各大高校校长、省部教育官员等纪念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同时,也议起大学换帅的话题。复旦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现任校长杨福家甚至将大学过于频繁任免校长,列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一流的几大障碍之首。 任期短的只有一两年 有人做过统计,哈佛大学380年历史,共28任校长,平均每任14年,最长的40年;而北大117年历史,共27任校长,平均每任仅4年多。我国现代大学历史上,一些名校长的在任时间都很长,如蔡元培10年左右,蒋梦麟15年左右,梅贻琦18年左右。 杨福家院士举例说,对哈佛大学有特殊贡献的3任校长,均任期较长,其中一人达29年之久; 耶鲁大学也有在任20年的名校长——在这些校长的任上,形成了著名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耶鲁1828年报告》,为世界教育提供了实践范本,至今具有重要影响。“但现今,有些学校的校长换得像‘走马灯’,任期短的只有一两年。” 校长任期越来越短,而办校规划则是长久之计。“大学如果整天围着大大小小的指挥棒转,疲于应付,就很难静下心来,从点滴做起,谋划长远。”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介绍,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线图长达27年,从1994年到2020年,分“三步走”,每步长达9年。比如先多科协调,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再重点突破,某些学科跻身世界一流;最终全面提高,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这样的长途竞走需要一以贯之,甚至需要几代人的接力,大大超过国内校长通常的任期。 外国同行认可校党委 杨福家至今清楚记得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首日。那天,他得到一本86页的大学章程,其中校长权责分明,“这份章程并不长,剑桥大学章程有600多页。”与许多西方高校一样,诺丁汉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校务委员会,他们决定谁当校长。委员会共25人,其中18人来自校外,连主席也不是本校的,“若其中8人投反对票,就可否决校长。”同时,校长有权任命8个副校长,但不能任命财务长。 与英美老牌高校不同,中国高校采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实,中国高校党委会与外国校务委员会是‘异曲同工’的。”谢维和在担任清华副校长之前,曾任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他说,赴英国高校介绍“党委”、“党委书记”职责时,国外教育界也很服气。“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质上也是健全集体决策机制。他表示,中国高校应该坚持制度自信,进一步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杨福家也说,在中英合办宁波诺丁汉大学时,外方也对学校党委会的作用表示认可。 大学章程成校级宪法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继经济体改、科技体改之后出台,被视为新时期解放思想之后、全面启动教育体改的标志。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宵兵 1982年来到部里,他认为如今的教育部门不能再做“妈妈”、做“保姆”,而是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近两年,教育部就“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等,形成若干意见和规章制度。 据此,国内“985/211”高校纷纷开始独立自主制定大学章程。目前,上海市试点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首批高校,也通过 《大学章程》审核,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使高校去行政化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位校长说,“现代大学章程固化为校级宪法,将来即使校领导换了,学校依然按章程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