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德育不能忽略的阵地

作者: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第二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张之宁 【 转载 】 2017-01-13

一、高中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高中数学课堂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之前,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述“2008年9月25号,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一标志我国航天科技取得又一次跨越式胜利的伟大创举,再引入所要讲的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激励了他们立志为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热情。这样,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数学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我们的国家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的。利用课堂,使同学们初步具有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民主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本身就充满着辩证因素。它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发展辩证思想提供了基础。例如,待定系数反映了已知与未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数形结合揭示了直观与抽象的联系;数学归纳法反映了事物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以使学生体验事物间的种种辩证关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高中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道德行为教育的阵地

集体主义精神是在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准则,生活准则和道德准则。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就是要让学生形成热爱集体、团结友爱、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集体自豪感等品质及集体主义价值观,同时让他们在集体中满足友爱、归属、温暖等心理需求。结合集体主义要求,我在给学生讲授几何的有关知识时,我说一些在特殊位置的点便构成了线,特殊位置的线便构成了多面体,点在线上,线在体内就和每一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一致的。几何体的性质要由点和线来体现,生活是人与集体和谐统一,所以个人只有与集体结合起来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反过来,集体也因个人荣誉的实现而光彩。通过教学内容,自然的让学生具有了集体主义观念,也就使每一位学生为集体增光彩而努力学习了。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对此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而高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思想品德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个体自觉的道德要求,并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有效地进行道德行为教育。例如:在讲解数学公理、性质的证明和推理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公理、性质的证明和推理都是有规则的,不是随心所欲的,来对学生进行遵规守纪的教育;数学的结论是清楚的,不是模棱两可的,数学语言是严谨周密的,来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数学的使用价值和对科学发展的作用,来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等等。结合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教育,定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具有完美人格和立志成才的社会公民。

总之,高中数学是集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高中数学课堂不应忽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作为数学教师有责任,也应有能力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在适时、适度和符合学生需求的原则下,通过挖掘教材、设计课堂环节、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有意识地德育教育渗透,才能培养一大批“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