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支架”优化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指从真实的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开展探究,鼓励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项目成果的教学方式。在开展项目式学习时,部分知识与技能要点难免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此时便需要借助“支架”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支架式教学旨在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供支持,适度协助、引导学生依循预设的学习方案开展自主学习,待困难解决后撤去“支架”,助力学生内化知识与技能。
我将项目式学习引入中职物理教学,借助“范例支架”“建议支架”“问题支架”“评价型学习支架”,启迪学生思维,引领学生逐步实施项目,促使学生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
开发新颖、实用的学习项目是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先决条件。在项目编创阶段,我运用“问题支架”将项目融入特定的问题情境,创设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项目。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安装家庭照明电路”一课后,我创设如下问题情境:书房面积为10平方米,现需要对电路进行改造,要求安装单相电度表,加装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安装白炽灯1盏,且需实现两地控制;安装给空调供电的三相插座1个。请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帮忙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书房电路,挑选相应的导线与器材,并在电工板上依照规范进行安装。此项目把原本枯燥的电学内容巧妙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项目涉及的知识点、技能点范围及难度可控,让学生体悟学习的实际意义,激发了学习兴趣。
专业课程蕴含诸多成熟、实用的项目,教师可利用“建议支架”完善项目架构。例如,学生在专业课“电工基础”中学习过家庭照明电路的安装知识,包括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等物理知识、计算导体长度与圆面积等数学知识,以及线槽布置、导线加工、电路静态检测、带电检测等操作技能。我将这些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令项目内容更为丰富。
此外,我还以成熟的同类项目作为“范例支架”,让学生从中汲取灵感,获取开发新项目的思路。例如,在学习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后,我指导学生分组完成一项实践性作业——制作简易电磁感应发电机。实施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搜集现有的各类发电机,查阅产品技术参数,了解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并结合现有器材与工具组装发电机。
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必然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借助“资源型学习支架”为学生补充相应知识与技能,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必要帮助。例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向学生介绍单相电度表、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原理等学生尚未接触的知识;为使安装的电路美观、科学,我利用“电工手册”为学生讲解元器件的布局规则及接线的工艺要求等。
为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分析与实践的空间,同时避免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走“捷径”,我通过“问题支架”对项目实施过程作出必要规定,把控项目实施的方向与流程。比如,在学生设计书房电路图时,我依次列出如下问题:检查元件并将各元件牢固安装在配线板上,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整齐、匀称,间距及布局合理;加工线槽时,使用钢锯加工线槽,拐弯处以45度拼角对接;导线加工时,要使用剥线钳、绝缘胶布等工具与材料将多芯塑料软线截断,然后再按照相关工艺规范进行导线连接与绝缘恢复;线槽内布线应遵循左零右相的原则,尽量不要交叉;所有接点要紧固、不反圈、不压绝缘皮……以这些问题为支架,我能够助力学生减少项目实施中盲目、无序的操作,引导学生顺利、规范推进项目。
教学评价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环节。项目式学习既要运用“评价型学习支架”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又要对学生成果的实用性、新颖性、科学性予以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评价过程要改变以往的单一模式,强调多元评价主体,突出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教师应采用奖励性、激励性的评价策略,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坚定学生学习信念,点燃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项目完成评估后,往往会出现成果未达预期的情况。需要教师借助“评价型学习支架”指导学生对成果进行改进与优化。教师可公开展示学生作品,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大赛,接受更多专业人士的评价,以此提升学生成就感,进一步优化作品质量,为今后的项目式学习提供“范例支架”。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