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一种美丽的教育
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师爱。我们每个人大都会很轻易地宽容自己,却很难宽容别人,尤其是宽容犯了错的学生。
和大家分享两则寓言,它或许会对我们为人师者有些启迪。
寓言一:我牵着蜗牛去散步
有一天,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可是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于是等不急的我不断地催促它,唬它,责备它。它却用抱歉的目光看着我,仿佛在说,“我已经尽全力了!”
我又急又气,就去拉它,扯它,甚至踢它。蜗牛受了伤,反而越爬越慢了,后来干脆趴在那里不肯向前爬了,而已筋疲力尽的我也只好看着它干瞪眼。
寓言二:蜗牛牵着我去散步
又有一天,上帝还派我牵那只蜗牛去散步,看着它那蜷缩的身体、惊恐的眼睛,我不禁起了怜悯之心,于是我不忍再催它、逼它,干脆跟在它后面,任凭蜗牛慢慢地向前爬。
咦,这时候,我突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这里是花园。接着,我听见了鸟叫虫鸣,感到了温暖的微风,还看见了满天的星斗。陶醉之余,无意中向前一看,呀!蜗牛已爬出了好远。等我跑步赶上它时,它用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来迎接我。未等我开口,它已经带着自信,奋力地向另一个“驿站”爬去了……
由这两则寓言,联想到我们的教育对象。
在每个学校每个班里都会有学习如“蜗牛”的后进生。而我们又是怎么面对他们的呢?常常有第一则寓言中的“我”那样的迷茫与急噪!面对学生的不努力,面对他们因贪玩而落下的功课,面对他们拖欠的作业,面对他们的调皮,我们常或痛心疾首从而“怒发冲冠”,或“温柔以对”,尽管如此,但效果还是不理想,往往会陷入寓言中“我”的尴尬境地。原因何在,看了第二则寓言,我明白了是我们没有站到“蜗牛”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没有宽容学生的魅力。
“我牵蜗牛去散步”和“蜗牛牵我去散步”有什么不同呢?细细品味,似乎这里要我们对蜗牛多一点“宽容”,多留给它们一点“自己爬行”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不仅使我们自己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景,愉悦了身心,更主要的是给那些“蜗牛”一个创造价值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自信地迈向成功的大门!
从前,有位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晶莹圆润,渔夫爱不释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个小黑点。渔夫心想,如果能把小黑点去掉,珍珠完美无暇,就会成为无价之宝。于是,他就开始耐心地剥剔黑点。可是去掉一层,黑点依然存在;再去掉一层,黑点还是存在;再去掉一层……最后终于去掉了,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颗硕大的珍珠也已不复存在。
我们天真烂漫的学生们不就是一颗颗硕大的珍珠吗?
赞科夫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的确如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声“夸大其词”的赞扬,一句“言过其实”的评价,一个“徒有虚名”的“官职”,一颗不起眼的“红星”,或“糊涂”后的“弄假成真”,都可以使我们的后进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性的光辉。在我看来,宽容更是教育的秘诀。惩罚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却比惩罚更有影响力。宽容是一缕阳光,她照亮了学生的心;宽容是一丝春雨,她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宽容是一粒爱的种子,她会在学生的心中萌芽。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是对学生的爱。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宽容不仅是对学生的信任和激励,真诚和关爱,而且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宽容是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教育的一种美丽。
用这样一句话勉励自己:学生是可爱的,微笑是免费的,进步是常有的!宽容学生,定会收获风雨后的彩虹!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