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做好小学生责任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期刊网 2020-02-15

对现在很多小学生来说,索取是常态,给与却是陌生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责任为何物。帮助学生增强承担责任的意识,培养负责任的行为,养成负责任的习惯,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呢?我做了如下探索。

第一步:“热身”运动,渗透责任

对于小学生来说,责任是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首先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责任。我先给学生创设多看多听的环境,我把它称作责任教育的“热身”运动,目的是不断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

如,在校园里设置标语——“责任会让你更完美”“评价他人不如主动承担”“责任就是在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在教室里张贴温馨提示——“此刻,集中注意就是你的责任”;在操场上设置标语——“这里,保持环境整洁就是你的责任”;在楼道里张贴提示——“嘘……此处,不追逐打闹、不大声说话就是你的责任”“这儿,注意安全就是你的责任”。

我还利用班级展板、校园广播展示和播放责任教育手抄报、名人责任故事等形式,让责任教育先入耳、入眼。

第二步:班会讨论,认识责任

做完“热身”运动,下面就要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责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责任,我首先引导他们发现自己需要扮演哪些角色,学生纷纷回答:“儿子”“哥哥”“姐姐”“孙子”“组长”“学生”……

这时,学生发现:“原来我这个年龄段还扮演了这么多角色!”这些角色分别对应些什么事情呢?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认识了责任,明白了责任就是自己的角色、身份要求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

如:

“作为学生,完成作业是我的责任。”

“作为值日生,打扫卫生是我的责任。”

“作为哥哥,保护弟弟是我的责任。”

“作为公民,传递美、表达善、追求真是我们的责任。”

……

第三步:自我反省,发现责任

虽然孩子已经知道了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可他们未必真的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比如,学生都认可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可只有爱思考的孩子才会在班级中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爱动脑筋的孩子还是不知道该做什么。他们不是不愿承担责任,而是根本不知道该干啥。

所以,责任教育的下一步就是启动孩子的头脑,让他们发现与角色相关的目标,明白“教室的主人应该做什么,校园的天使应该做什么”。

这一步的核心要求是让孩子的头脑动起来,乐于发现角色的责任,就像发掘宝藏一样。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孩子很好的教育。我让学生每天发现并记录一件自己或别人在生活中承担责任的事例。

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也是一件很有“水平”的事情。

如:

“我发现今天校门口的交通很顺畅,那是交警叔叔和家长义工及时到岗指挥交通的结果。”

“我发现今天家里特别干净,那是妈妈劳动了一天的结果。”

“我发现今天教室里桌椅摆放很整齐,那是××同学认真值日的结果。”

“我发现今天我的书包特别整洁,那是我认真收拾的结果。”

……

学生们只要打开眼界、拓展胸怀,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承担的责任,就能展现出承担责任的行动力和智慧。

第四步:填写责任卡,体验责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责任,我设计了责任卡,要求学生每天填写。

如:

“我是一个学生,我今天完成了作业,这是我的责任。”

“今天我是值日生,我很早到校,打扫了教室,做好值日是我的责任。”

“我是班级的一员,是班级形象代言人之一,重视自己的言行是我的责任。”

“我是语文课代表,收齐今天的作业及时拿给老师,是我的责任。”

“我是妈妈的女儿,晚上回家,自己认真完成作业,自己洗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体谅父母是我的责任。”

……

在责任体验活动中,给学生设置的“角色”越小、越具体越好。比如“在学校是个好学生”这个角色就太泛化,可以设置优秀领操员、优秀值日组长、优秀课间保洁员等角色。在填写责任卡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从触手可及的责任做起,在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中培养他们的责任之行。

第五步:设置责任钟,担当责任

为了让责任实践体验活动更好、更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我设置了可爱的“责任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日程安排,确定一件或两件事坚持着做下去。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培养做事负责任的好品质,又能帮他们养成好习惯。

责任钟内容可以这样设置:

“早上起床后,自己穿衣、收拾好床铺,吃完早餐,我的责任是不让父母多操心。”

“上学、放学路上,我遵守交通规则,我的责任是爱惜生命。”

“课间,我在楼梯、走廊、过道上行走时,不追逐打闹、不推拉,靠右行走讲秩序,我的责任是维护校园文明。”

“上课时,我认真听讲,不乱讲话、做小动作,我的责任是维护良好的课堂环境,自己收获知识。”

“放学按时回家,不在路上玩耍,我的责任是不让老师和家长担忧。”

“今天我值日,我早早来到学校认真打扫好卫生,我的责任是认真完成今天的值日工作。”

……

这样的责任教育从“关爱身边人,担当身边事”做起,提高学生在学校发展、班级管理、成长成才中的责任意识,进而让他们学会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关心班级,关心学校发展,珍视学校声誉、班级荣誉,主动肩负班级管理、学校建设的责任。

把学生提升到一个主动思考、主动行动的层次,老师也会感觉“学生更好教了”“孩子更懂事了”……

 

作者:刘文红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千林山小学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