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分析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
一、优化数学的教学过程,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知识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才可以击破难点是每一个数学老师都关心的重点问题。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以动画、声音等形式变得更加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感知和理解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的知识结构。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一题目是让学生计算按照一定规律叠放在一起的正方体总共有多少个,很多学生都没有办法计算出底层那些看不见的正方体的数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放在上面的正方体一个个地挪开,摆放在下面的正方体就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然后老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几种不同摆放模式的演示,学生就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计算正方体的方法,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改进措施
1. 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课程整合的进一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落到实处。
2.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还有方法的启示和能力的培养,还有师生的情感的交隔、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中教师积极探求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活跃,使学生乐学、爱学,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手、脑、眼、口并用,使学生真正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3. 教学资源多样化。网络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的来源,还有很多其他资源可以利用,如教科书、实验仪器、教学挂图、其他图书、报刊和影视音像等可以成为有用的教学资源。对于资源的调用不应过分迷信和依赖网络资源,不能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网络技术,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或最好的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要注意训练和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的快速浏览能力、把握文章的重点能力、提练主要观点的能力和评价分析综合表达能力。
三、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中的一些实践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丰富学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认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在教“圆的认识”时,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在一条公路上行驶着自行车、手推车、摩托车、汽车等,车轮都是圆形的,大家都是很自然地忙着赶路。然后,将马路上行驶的车子分别换上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车轮,出现车子颠簸,甚至停驶的情况。我设问:谁能说说这种现象吗?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对圆的认识的欲望。
2. 变抽象为具体,突破重难点。多媒体的优势在于能针对教学中的难点,提供大量直观的运动图像,诱发学生独立、深刻地去思考。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的特征,用计算机的闪动功能突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然后利用动画演示,把长方形的长逐渐缩短到和宽相等时,长方形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特征。再进一步观察,得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结论。又如探求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两种方法,一是浸泡,二是熔铸。通过课件将这两个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学生面前,解决常规课堂中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